1.单选题- (共18题)
3.
下列“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
③原子中不一定含中子
④带正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阳离子
①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
③原子中不一定含中子
④带正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阳离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4.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
6.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还有O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低 |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
10.
如图表示加入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某变量y 的变化趋势,则y可以表示


A.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 B.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
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 D.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
13.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使用元素符号,是为了增加化学学科的神秘色彩 |
B.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 |
C.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
D.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
18.
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 B.向下排空气法 | C.排水法 | D.以上方法都可以 |
2.多选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2题)
20.
水(H2O)和双氧水(H2O2)均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
(1)实验室用 H2O2溶液制氧气(O2),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MnO2)。H2O 和 M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___、 ___。MnO2的作用是 ___。
(2)水通常在电解的情况下分解产生氢气,假如能同双氧水分解一样,寻找到一种加速水 常温下分解的催化剂,则该催化剂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任答一 点).
(3)H2在 O2中燃烧生成 H2O 时,发生改变的是 ___分子和___分子,没有改变的是_______原子和___原子。生成的水分子不再具有 ___分子和___分子的性质。
(1)实验室用 H2O2溶液制氧气(O2),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MnO2)。H2O 和 M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___、 ___。MnO2的作用是 ___。
(2)水通常在电解的情况下分解产生氢气,假如能同双氧水分解一样,寻找到一种加速水 常温下分解的催化剂,则该催化剂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任答一 点).
(3)H2在 O2中燃烧生成 H2O 时,发生改变的是 ___分子和___分子,没有改变的是_______原子和___原子。生成的水分子不再具有 ___分子和___分子的性质。
21.
水是生命之源。

(1)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 ___。
(2)某水样的分析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___。向氯化钙溶液中滴加肥皂水, 观察到的现象__(编号填空)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黄色沉淀
②硬水长期煮沸后会形成水垢,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水垢,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____。检验生成气体,所用的试剂是______(写名称),
③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化合反应
B.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C.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②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净水时,为了加快水中悬浮颗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 ____(填 物质名称)。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图示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____,其作用是 _____。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是否为纯净物 ___(填“是”或“否”),理由是 ___。

(1)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 ___。
(2)某水样的分析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___。向氯化钙溶液中滴加肥皂水, 观察到的现象__(编号填空)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黄色沉淀
②硬水长期煮沸后会形成水垢,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水垢,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____。检验生成气体,所用的试剂是______(写名称),
③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化合反应
B.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C.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②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净水时,为了加快水中悬浮颗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 ____(填 物质名称)。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图示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____,其作用是 _____。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是否为纯净物 ___(填“是”或“否”),理由是 ___。
4.实验题- (共3题)
2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有多种。
Ⅰ、某小组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始有 100 mL 的空气,轮流推动两个注射器,使空气反复流动经过炽热的过量的铜表面,发现有铜变成了黑色的氧化铜,直至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实验。

(1)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
(2)读取最终体积前,先让气体冷却的目的是 ___。
(3)实验过程中,轮流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___。
(4)若开始时,管内的铜太少,则会使测定结果 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下同)若其中一个注射器的活塞无法顺利推动,则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______。
Ⅱ、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有:①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②测量出实验所用硬质玻璃管的体积;③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④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⑤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 端密封连接,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____(填数字序号);
(实验记录)下表是甲、乙、丙三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填写上表中空白,帮助丙组同学完成实验数据的统计。_____、_______.
Ⅲ、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为 40℃。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6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 ___,并放出热量;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___(填字母)
A.变小 B 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___时停止下流。
(4)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防止 ___。
(得出结论)____。
Ⅰ、某小组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始有 100 mL 的空气,轮流推动两个注射器,使空气反复流动经过炽热的过量的铜表面,发现有铜变成了黑色的氧化铜,直至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实验。

(1)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
(2)读取最终体积前,先让气体冷却的目的是 ___。
(3)实验过程中,轮流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___。
(4)若开始时,管内的铜太少,则会使测定结果 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下同)若其中一个注射器的活塞无法顺利推动,则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______。
Ⅱ、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有:①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②测量出实验所用硬质玻璃管的体积;③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④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⑤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 端密封连接,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____(填数字序号);
(实验记录)下表是甲、乙、丙三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填写上表中空白,帮助丙组同学完成实验数据的统计。_____、_______.
Ⅲ、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为 40℃。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6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 ___,并放出热量;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___(填字母)
A.变小 B 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___时停止下流。
(4)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防止 ___。
(得出结论)____。
23.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
(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 A~D 所示。完成下表空格。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___。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H2O2溶液和MnO2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___。

(3)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为-196℃,氧气沸点为-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1/10 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 化学式)。
(4)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你还学习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反应?请写出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
(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 A~D 所示。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气体 | 反应物 | 反应条件 | 反应装置(填字母) |
①O2 | 氯酸钾固体 | 二氧化锰固体、加热 | ______ |
②CO2 | 大理石和稀盐酸 | 常温 | ____或_____ |
③N2 | 氯化铵溶液和NaNO2溶液 | 加热 | _______ |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___。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H2O2溶液和MnO2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___。

(3)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为-196℃,氧气沸点为-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1/10 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 化学式)。
(4)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你还学习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反应?请写出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
24.
CO2一直备受人类关注。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海洋能吸收 CO2,原因之一是 CO2能与 H2O 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 ___。
②下列措施中,利于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的是 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实验室用市售浓盐酸(标签局部如图)制备 CO2的实验如下。
① 为使制备过程中 CO2平稳地产生且较纯净,应将该浓盐酸 ___。
② 用甲装置制备 CO2,选择的固体药品是 ___(填序号)。 a.粉末状石灰石 b.块状大理石

③ 控制所加盐酸的量,使反应时甲装置内液面位于 ___处(填“x”或“y”)为宜。
④ 收集 CO2时,应将甲的 f 管口与乙的 ___管口连接(选填有关字母)。
⑤ 图丙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丁图中的 _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丁图中的 _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

⑥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实验室若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 ____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 ___装置(填字母,下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 ___装置。
(3)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①实验 1 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___。
②实验 1 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③实验 2 是在实验 1 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海洋能吸收 CO2,原因之一是 CO2能与 H2O 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 ___。
②下列措施中,利于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的是 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实验室用市售浓盐酸(标签局部如图)制备 CO2的实验如下。
① 为使制备过程中 CO2平稳地产生且较纯净,应将该浓盐酸 ___。
② 用甲装置制备 CO2,选择的固体药品是 ___(填序号)。 a.粉末状石灰石 b.块状大理石


③ 控制所加盐酸的量,使反应时甲装置内液面位于 ___处(填“x”或“y”)为宜。
④ 收集 CO2时,应将甲的 f 管口与乙的 ___管口连接(选填有关字母)。
⑤ 图丙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丁图中的 _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丁图中的 _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

⑥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实验室若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 ____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 ___装置(填字母,下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 ___装置。
(3)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①实验 1 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___。
②实验 1 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③实验 2 是在实验 1 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