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隐晦(huì) 风骚(sāo) 惟妙惟肖 吹毛求疵 |
B.聘婷(pīn) 阴翳(yì) 一代天娇 浩浩汤汤 |
C.摇曳(yè) 绮丽(qí) 岸芷汀兰 山肴野簌 |
D.妖娆(ráo) 嘶哑(shī) 伛偻提携 樯倾揖催 |
A.年近百岁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正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物理事业,个人修养已到了宠辱偕忘的地步,把功名利禄看得很平淡。 |
B.漫步在橘子洲头,微风拂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
C.梅兰芳作为一代京剧大师,众多的京剧爱好者慕名前来想拜他为师,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D.在她的生日宴会上,大家觥筹交错,举杯为她祝贺生日。 |
A.今天我们本来是要去“世界之窗”游玩的,可是天公不作美,狂风和暴雨哗啦啦地下,所以我们的游玩计划只能取消了。 |
B.长沙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
C.长沙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
D.电视节目《爱情三重奏》火了,三对夫妻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 B.③⑤④②⑥① | C.⑥①②③④⑤ | D.⑥②①④③⑤ |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伟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喝菊花酒、遍插茱萸。 |
B.小伟的生肖属相是猴,弟弟小华比他小2岁,所以弟弟小华生肖属相是狗。 |
C.最近,已不惑之年的妈妈为刚及笄之年的小红生了一个妹妹,感觉很是疲惫。不禁感叹,还是25岁生小红时轻松。 |
D.杜甫在《月夜忆舍弟》的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因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更让人伤感的是,马上迎来大寒和小寒两个节气,家书无法寄达。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旅宿
唐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这首诗可能作于作者外放江西任职之时。
【小题1】下列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塑造了一位独在异乡,没有知音,专注幽独,黯然伤神的诗人形象;全诗浓厚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
B.颔联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寒夜孤灯,诗人思念故乡旧年往事;窗外孤雁鸣叫,屋里诗人深愁难眠。 |
C.尾联勾勒出一幅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回乡后面对家乡美景的喜悦之情。 |
D.全诗情感至深,含蓄蕴藉,既抒发了诗人在外旅况的落寞、凄凉的内心情愫,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
【小题2】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①,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瑄悯其贫,周②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③,始食盐酪。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④也。里居⑤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⑥,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⑦.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樵牧:打柴放牧。 ②周:接济。 ③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举行的祭礼。④治如:恬淡无欲的样子。 ⑤里居:住址。 ⑥殣(jǐn):饿死的人。 ⑦不为意:不放在心上,意思是罗伦并未因此感到尴尬。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或遗之衣/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
B.及为诸生/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
C.四方从学者甚众/人知从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 |
D.或遗之衣/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例句:见道殣,解以覆之。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B.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
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小题4】文段中除了明确指出罗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外,还表现了罗伦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小题1】初读全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小题2】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六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父亲总在家外的原因是为一家人的生活而奔波劳累。 |
B.“镀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围的人被高凳子的奇特吸引,目光有神采,内心羡慕。 |
C.当父亲两手空空回来时,母亲不说话也不笑是因为心中埋怨父亲。 |
D.第⑬段中,“我”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之所以不缺不空是因为有着父母的关爱。 |
【小题4】选文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结合本文与链接材料,说说你的理解与感悟。
链接材料:有些人外出打工,起初是因为穷,但他们挣到钱以后,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回家和孩子在一起,而是继续挣钱。他们用挣来的钱在农村老家盖大房子,逢年过节回趟家,节一过完又收拾行囊逃离了农村,留下年事已高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们。很多父母认为在外面辛苦挣钱为了家、为了孩子,以为给孩子充足的生活费就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我想,他们中的很多人即使在家门口就业,孩子也是留守儿童,是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小题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发现的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不会丧失活性。 |
B.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
C.小白鼠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过“激活”衰老细胞、重启它们生长机能的研究。 |
D.基因调节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 |
A.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
B.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发现的特殊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 |
C.第⑤-⑧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器官自愈研究的成果、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展望应用前景。 |
D.第⑦段加点词“或许”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会改变原文表达的意思。 |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5.名著阅读- (共1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
B.《水浒传》中行者武松是个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
C.《艾青诗选》中,艾青描绘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追求。 |
D.《泰戈尔诗选》收入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的影响。 |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文段中的“官人”是谁?请结合与之相关的情节,说说他的性格特征。
6.语言表达- (共1题)
假如你有一间房子:南北长6米,东西宽3米,房间的北面墙上有一个高2米、宽1.5米的窗户,南面墙上正中有一扇宽1米的房门。家具有写字台、小铁床、书柜、方桌各1件,单人沙发一对,靠背椅两把。这间房子你将怎样布置?
请以《布置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段说明文字。
要求: ① 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②语言准确;③150字左右。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宣传标语设计)
学校将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经准备好了两句宣传标语,请你为这个主题再拟两个宣传标语
例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像介绍)
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自强不息”的偶像,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司马迁 越王勾践 范仲淹 苏轼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集锦)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自强不息的故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强不息的两项是(______)
A祖逖闻鸡起舞 B范仲淹断齑画粥 C杨时程门立雪
D陈平忍辱苦读 E王祥卧冰求鲤
8.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