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17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6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7

1.简答题(共2题)

1.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为发生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上题中装置也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
2.
属活动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铝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较好的搞腐蚀性能?__________
(2)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
(3)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Mg (NO3)2、和Cu(NO3)2 、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金属为__________。
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 (NO3)2、和Cu(NO3)2 、AgNO3,请分析猜想不合理的原因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C在常温下为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D是单质,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 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将50g稀盐酸10g大理石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7.8g(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求: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5.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塞紧橡胶塞B.铁丝在O2中燃烧
C.闻气体的气味D.称量NaCl质量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煤气燃烧 B. 干冰升华 C. 水结成冰 D. 酒精挥发
7.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8.
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 C+2CuO 2Cu+CO2B. 4P+5O22P2O5 
C.Cu+2HCl=CuCl2+H2D. CO2 + Ca(OH)2CaCO3 ↓+ H2O
9.
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X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X>AgD.X表面有固体析出
10.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铱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关于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序数为63D.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11.
二氧化氮(NO2)是造成酸雨的一种气体,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B.+3C.+2D.+1
12.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
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1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4.
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15.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汽油清洗油污是溶解现象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能减少土壤污染
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
1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17.
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 b溶液 > 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 a = c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 > b
18.
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5.填空题(共5题)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的电解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炼铁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2)两个镁原子_______________。
21.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性;
(2)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化石燃料中,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6
51.1
56.3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1)2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_;
(2)20℃时将20gKCl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上表两种物质中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23.
回答下列与配制溶液有关的问题。
(1)配置50g 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NaCl固体________g;
(2)用上述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______ 5%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