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样品12 g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稀盐酸l00g(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 g。
(1)则上述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______g?
(2)计算出此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1)则上述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______g?
(2)计算出此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竹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汽和CO2气体;
②CO气体有毒,新鲜的血液遇到CO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③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吸收CO2气体;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


(1)为了验证竹炭燃烧是否产生CO2,在C处应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若C装置中出现明显现象,且E装置中新鲜鸡血变为暗红色,则竹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反思拓展)
①小明同学认为: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应在 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而装置尾部连接的气球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填序号);
A.缓解气压 B.防止未反应的有毒气体逸出
C.收集气体 D.测定通入空气的体积
②竹炭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汽和CO2气体;
②CO气体有毒,新鲜的血液遇到CO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③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吸收CO2气体;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


(1)为了验证竹炭燃烧是否产生CO2,在C处应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若C装置中出现明显现象,且E装置中新鲜鸡血变为暗红色,则竹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反思拓展)
①小明同学认为: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应在 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而装置尾部连接的气球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填序号);
A.缓解气压 B.防止未反应的有毒气体逸出
C.收集气体 D.测定通入空气的体积
②竹炭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单选题- (共19题)
3.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能导电 | B.四种物质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可能相同 |
C.四种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有CO | D.将C60变成石墨发生了化学变化 |
5.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可能是氧化物 |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
6.
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16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5.28g二氧化碳和2.16g水,则该有机物中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有机物中H、C两种元素质量比为9∶11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有机物中H、C两种元素质量比为9∶11
7.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
B.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CO |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
9.
已知CaO、CuO、SO2、CO等属于氧化物;NH3、CH4、HF、NaH、KH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 |
B.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
C.过氧化氢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
D.在NaH中,钠元素和氢元素都显+1价 |
12.
常温常压时,乙烯(C2H4)是一种气体,它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另两种气体不可能是( )
A.H2 和CO | B.H2和CH4 | C.CH4和C2H2 | D.CO和C2H2 |
15.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
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
16.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饭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
20.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 |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对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
D.电解水的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变 |
21.
“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甲同学在园区内将用完的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筒内 |
B.乙同学将相机电池随手扔到草地上 |
C.丙同学建议家长用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
D.丁同学自备毛巾减少面纸的使用 |
4.填空题- (共4题)
22.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结构图表示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乙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区Y和Z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甲结构图表示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乙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区Y和Z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闻气味 | B.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C.点燃 | 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
23.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钟面上的这12种元素分属____个周期;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不同,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
(2)请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下列一种物质的化学式:①单质______;②氧化物______;③含氧化合物____________。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钟面上的这12种元素分属____个周期;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不同,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
(2)请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下列一种物质的化学式:①单质______;②氧化物______;③含氧化合物____________。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
2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2)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3)4个硫原子____________;
(4)磷元素____________; (5)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1)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2)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3)4个硫原子____________;
(4)磷元素____________; (5)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25.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和_______,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4)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和_______,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4)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5.实验题- (共2题)
26.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___(“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符合”或“不符合”),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1) 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___(“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符合”或“不符合”),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27.
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____;所缺药品的名称是____;
(2)写出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
(3)下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下同)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

(4)如图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填c或d)端通入,其中所装的液体____(填“能”或“不能”)装满,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____;所缺药品的名称是____;
(2)写出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
(3)下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下同)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

(4)如图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____(填c或d)端通入,其中所装的液体____(填“能”或“不能”)装满,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