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 乙:CO 、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 H2O 。
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 乙:CO 、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 H2O 。
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3.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
(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___
(3)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4)19.2g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克。
(1)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___
(3)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4)19.2g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克。
3.单选题- (共11题)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X | Y | Z | Q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 80 | 2 | 21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待测 | 38 | 65 |
A.反应后物质Y的质量为44g |
B.反应中物质X与Y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5 |
C.反应中Z可能是催化剂 |
D.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和18,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2 |
7.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
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C. 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C. 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8.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冰水混合物、空气 | B.氮气、氯酸钾、白酒 |
C.水银、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 D.红磷、高锰酸钾、食醋 |
10.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还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
酮说法正确的是
酮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
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
1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组装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③⑤ |
C.②①③④⑤ | D.②①④③⑤ |
1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
B.干冰用做制冷剂——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
C.石墨做电极——石墨能导电 |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5题)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8.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氧分子_________(2)3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4)2个镁原子_______(5)硫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4)2个镁原子_______(5)硫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20.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和_______,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4)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和_______,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4)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1.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盛装紫色石蕊溶液)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______装置进行反应,观察到____________,证明生成物之一为水.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盛装紫色石蕊溶液)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______装置进行反应,观察到____________,证明生成物之一为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