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小林和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因素”。
(实验)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5%、1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集气瓶注满水 ④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许二氧化锰粉末
(2)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少许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
( 结论)
根据实验(1)(2)得出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小林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
③用烘干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小林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
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卖鱼卖虾的商贩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水池中的含氧量,于是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林认为商贩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
(计算)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1)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______g过氧化钙与37g氢氧化钙含钙量相当;
(4)该产品(如图)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至少为_____________.
(实验)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5%、1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集气瓶注满水 ④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许二氧化锰粉末
(2)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少许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
( 结论)
根据实验(1)(2)得出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小林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
③用烘干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小林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
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卖鱼卖虾的商贩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水池中的含氧量,于是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林认为商贩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
(计算)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1)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______g过氧化钙与37g氢氧化钙含钙量相当;
(4)该产品(如图)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至少为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3.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P | Q |
t1时的质量/g | 51 | 9 | 3 | 17 |
t2时的质量/g | 23 | 3 | x | 51 |
A.P一定是催化剂 | B.Q可能是单质 |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 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
8.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 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
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 | 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0.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各反应物均无剩余,反应条件省略)。A为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且A在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A、B、C均为氧化物;D和E为无色单质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是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 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低;
C. C通过分解反应转化为D和E;
D. 操作X是指过滤。

A. A是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 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低;
C. C通过分解反应转化为D和E;
D. 操作X是指过滤。
11.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对物质鉴别的认识 | B.对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
①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②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 | ①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对概念的认识 |
①气体可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A. A B. B C. C D. D
12.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②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③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变化;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⑤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⑥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⑦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其中你认为不合理的个数是
A.4个 | B.5个 | C.6个 | D.7个 |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学校开展的下列活动,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 B.讲究卫生,使用一次性木筷 |
C.倡导节俭,课本重复使用 | D.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代步 |
3.填空题- (共2题)
15.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在1.01×105 Pa时,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
(4)下图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1.01×105 Pa) | –252 | –195.8 | –183 | –33.35 |
在1.01×105 Pa时,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
(4)下图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____;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①上表中“主要气体”中属于氧化物的气体有___________种;
②写出“主要离子”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若要除去该水样中的颜色和臭味,可加入物质是____________。
(1)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____;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溶解物质 | 悬浮物质 | |
主要气体 | 主要离子 | 细菌、藻类、 泥沙、黏土 |
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 钙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钠离子 |
①上表中“主要气体”中属于氧化物的气体有___________种;
②写出“主要离子”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若要除去该水样中的颜色和臭味,可加入物质是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7.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G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①”或“②”)端通入,若要检验该装置已经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化学式为CaC2)和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乙炔气体(又名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同时生成另一种物质——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A~F)中最适合制取较干燥的乙炔气体的装置组合是____。
(5)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操作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G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①”或“②”)端通入,若要检验该装置已经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化学式为CaC2)和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乙炔气体(又名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同时生成另一种物质——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A~F)中最适合制取较干燥的乙炔气体的装置组合是____。
(5)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操作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