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5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7

1.计算题(共2题)

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构成。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1)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2)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杨骏等,有删改)
即使艳阳高照、天气晴好,有时人们也会出现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与臭氧(O3)有关。
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臭氧量往往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研究人员发现,天空中的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为何它又成了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上述不良症状。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自2013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下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00~18: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中用图示表示1个臭氧分子的微观构成。

(2)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   (填物质名称)直接转化生成的。
(3)如上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    (填序号)。
A.8:00~10:00 B.10:00~12:00 C.12:00~14:00    D.14:00~16:0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倡议    

3.单选题(共27题)

4.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厅展示了中国古代各时期的珍贵文物。下列展品制造时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A    B. B    C. C
5.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食盐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
6.
下列现象中,主要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食物腐烂D.铁生锈
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锅表面生锈B.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C.蜡烛受热融化D.胆矾固体研成碎末
8.
下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黄酒B.水C.碘盐D.食醋
9.
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B.C.D.
10.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顺序排列的,能够反映出元素之间规律性的关系。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同一竖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呈现递变性,对应的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依据这些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A.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B.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S
C.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00D.硒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1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12.
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B.2H+C.H2OD.2H2
13.
钛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22 B. 核外电子数为 48
C. 元素符号为Ti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14.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Al     B. 锌ZN    C. 锰Mn    D. 钠na
15.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16.
氧化锆(ZrO2)纤维是一种耐火纤维材料,其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
A. -4 B. -2 C. +2 D. +4
17.
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18.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9.
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对于分子个数之比。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AB.BC.CD.D
20.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空气质量的是(    )
A.监测并发布空气质量报告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C.使用清洁能源D.植树造林
21.
下列物质中,暂时未列入北京市空气质量播报的气体是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
22.
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下列物质,集气瓶底不需要预留少量水的是
A.木炭B.红磷C.铁丝D.硫磺
23.
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撤去酒精灯②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给装入药品的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出伸入水中的导气管⑧装入高锰酸钾,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A.④⑧②③⑤⑥⑦①B.④②③⑤⑥⑦①
C.④⑧②③⑤⑥①⑦D.④⑧②⑤⑥③⑦①
24.
关于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
D.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
25.
某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其原因是
①它的沸点低 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③它难溶于水 ④它与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6.
生活中常用于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A.加肥皂水B.吸附
C.加热煮沸D.过滤
2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28.
下列各仪器中,不能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燃烧匙
29.
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①氧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②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③水蒸气:吸入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0.
运送汽油的罐车上,应张贴的图标是(    )
A.B.
C.D.

4.选择题(共1题)

31.

Comets(彗星) are parts of our solar system. Like the planets, they go around the sun.
But comets are not made of solid rocks like planets. A comet is a ball of dust, stones, and ice. Many people call comets dirty snowballs.
The "snowball"may be only a few miles across. But when the sun heats the "snowball,"much of it is changed to gases. The gases spread out and form the comet's head, which may be thousands of miles across.
A comet moves fast in its trip around the sun. But when we see it, the comet does not seem to move. That's because it is so far away. The moon moves fast, but when you look at it, you can't see any motion(运动). That's because the moon is far away.
Each year astronomers(天文学家) discover new comets. Some of them are seen only once. They make one trip around the sun and then go away out into space. The sun's gravity cannot hold them.
Other comets, like Halley, keep returning. They have been captured by the sun. Halley's earliest visit was probably 3,000 years ago. It may keep returning for another 3,000 years.
But every time a comet goes around the sun, the comet loses part of itself. Gases and dust are pulled out of the comet. That's why Halley is now dimmer(暗淡的) than it used to be. Next time it visits us, in 2062, it may be even dimmer. Each visit it may get dimmer and dimmer, until it finally disappears.

5.填空题(共13题)

3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 或“化学”)变化。
33.
月饼、老婆饼、杏仁酥等糕点包装中常有一小袋脱氧剂(如图),用以消耗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用作脱氧剂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4.
生石灰(氧化钙)可用于芒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涂在纸上,喷水后垫在芒果中间。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只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芒果在短时间内催熟。
(1)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2)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会发生   (填序号)。
A.物质变化    B.能量变化
35.
下图中甲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一些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图甲中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②图甲的氧原子与图乙的____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36.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过滤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并加入ClO2进行杀菌和消毒。其中过滤操作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水体有自净能力,不会被污染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D.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可以用来净水
37.
土壤渗滤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和植物的吸收降低污水中氮、磷等元素含量的污水净化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氮元素的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
  
(1)氮气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硝酸态氮中氮元素为+5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以硝酸态存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NO2B.KNO3 C.NH4Cl
(3)最终,污水中的氮元素部分被植物体吸收,部分转化为________。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为人们服务。
38.
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1)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2)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由单质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其反应过程中各阶段微观示意图如下。

将上述图示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排序:________(填序号)。
39.
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后静止。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
(4)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5)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 (填序号)。
A.密闭容器的容积   B.温度    C.气体的量
40.
人们在火药研制的基础上,创造了烟雾弹。烟雾弹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可以掩藏行踪。请写出一种可以作为烟雾弹主要成分的物质:________。
41.
分析下表数据,与深冷法相比,变压吸附法的优点是   
项目
变压吸附法
深冷法
最大产量(m3/h)
3200
20000
产品气含氧量(%)
93~95
99.5~99.8
工作表压强(kPa)
-70~40
460~750
温度(℃)
0~40
-109~-190
产每立方米氧气耗电量(kW·h)
0.40
0.50~0.65
 
42.
深冷法的原理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已知: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1)分离时,氮气和氧气的状态是 (填序号)。
 
A
B
C
D
氧气
液态
液态
气态
气态
氮气
液态
气态
液态
气态
 
(2)制取得到的氧气可以用于
43.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1)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填“1”或“2”)。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

(2)基于电解水实验,可得出的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44.
下图是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1)上述流程中,起到过滤作用的设备是   (写出其中一种)。
(2)实验室中模拟水处理时,欲吸附污水的颜色,可向其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
(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工业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淋浴时,关掉水龙头擦香皂
 

6.实验题(共2题)

45.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_____,该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选择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若收集较纯的氧气最好选_______装置,待氧气收集满后,停止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
(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1)实验I得到的结论是    
(2)补全实验II的实验现象:
(3)实验III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   ;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4)依据实验III,可以得到的关于蜡烛的元素组成的推论是    
(反思与评价)

(5)实验III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右图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所示实验相比,实验3的优点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