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县文博中英文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5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8

1.计算题(共1题)

1.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是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CG2 HeO:Ca)0.5g
(用法)口服
(用量)海日3次,一次片
金钙尔奇
(主要原料)碳酸钙(CaCO。)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
(含量)每片含钙280mg 镁9.7mg锌3.08mg铜0.51mg等
(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
(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碳酸钙(化学式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mg;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_____片。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列实验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检查气密性B.过滤
C.点燃酒精灯D.闻气体气味
3.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不正确的是  ( )
 




反应前
40
40
0
0
反应中
m1
m2
m3
5.4
反应后
23
m4
30
27
 
A.m1=36.6B.m2=8C.m3=6D.m4=0
4.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则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D.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中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5.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6.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C.D.
7.
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C.由10个原子构成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
C.原子核外有115个电子
D.原子核内有 173 个中子
9.
人体缺碘易患大脖子病,食用加碘盐可有效预防碘缺乏症。这里的碘是指( )
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
10.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
A.HB.H2C.H+D.2H
11.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B.使用清洁能源C.使用共享单车D.焚烧植物秸秆
12.
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在燃烧匙内加入过量的红磷
C.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D.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1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木炭:发出白光B.硫粉: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镁带: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填空题(共2题)

14.
2017年“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
(1)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列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a指标和b指标可通过加入________(填物质名称),利用其________作用来完成,c指标可通过________操作达到,d指标可通过加入消毒剂实现。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可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取,Cl2+2NaClO2==2ClO2+2X,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① -1   ② 0    ③+1    ④+3    ⑤+4    ⑥+7
(2)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水中常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甲试管与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甲、乙两试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写出你的家庭中节约用水的措施之一__________________。
15.
(1)用化学用语表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两个氖原子_______;三个氧分子________;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碳酸钠________。
(2)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Se)、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下面为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五种微量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最少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亚铁离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铁、锌、硒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锌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
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硒离子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④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氟相似,则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回收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这个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D、E、F、G都是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______(填“左”或“右”)端导管通入。
(5)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上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