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环保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3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分析计算: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g;
(2)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3)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g;
(2)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3)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推断题- (共1题)
2.
无机物甲、乙、丙经一步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反应皆为化合反应,且均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则丙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反应皆为置换反应,且均在溶液中举行,甲、乙、丙都为金属,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3)若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乙为白色难溶物.若甲为常见的碱,且相对分子质量为74,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丙溶液为无色,则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

(1)若反应皆为化合反应,且均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则丙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反应皆为置换反应,且均在溶液中举行,甲、乙、丙都为金属,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3)若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乙为白色难溶物.若甲为常见的碱,且相对分子质量为74,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丙溶液为无色,则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
3.单选题- (共14题)
4.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2H2O2![]() |
B.铁丝燃烧:4Fe+3O2![]() |
C.镁条燃烧:Mg+O2 ![]() |
D.高锰酸钾分解:2KMnO4 ![]() |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若A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3:1,则在反应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2 | 10 | 5 | 15 |
反应后质量/g | 3 | 22 | 8 | 未测 |
若A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3:1,则在反应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3:1 | B.2:1 | C.3:2 | D.1:2 |
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
C.“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D.“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
8.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
B.该反应中![]() ![]() |
C.该反应中![]() ![]() |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
9.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 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 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 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 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1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
A | NaCl溶液 | NaOH |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
B | Cu | Fe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
C | CO2 | CO | 在氧气中点燃 |
D | CaCO3(固体) | CaO(固体)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15.
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A.安全常识 | B.化学与农业 |
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误食少量重金属盐——喝鸡蛋清 | ①波尔多液——可用于农作物杀菌 ②磷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
C.辨别真假 | D.性质与用途 |
①辨别蛋白质和淀粉——加碘水 ②辨别棉织物和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 ①氩气性质稳定——延长食品保质期 ②氢氧化钠显碱性——治疗胃酸过多 |
A. A B. B C. C D. D
16.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②中相同 |
B.图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 |
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4题)
18.
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2H2SO4+O2
2CuSO4+2H2O.
(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2H2SO4+O2

(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
19.
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澄清石灰水⑥五氧化二磷⑦洁净的空气⑧高锰酸钾⑨二氧化锰,用正确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20.
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
为探究实验室废液的综合利用,省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实验。

(1)X为______;加入Y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溶液乙中溶质的质量______(填“>”、“<”或“=”)废液样品中的硫酸亚铁。

(1)X为______;加入Y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溶液乙中溶质的质量______(填“>”、“<”或“=”)废液样品中的硫酸亚铁。
6.实验题- (共2题)
22.
氨对工业及国防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某化学小组同学模拟工业合成氨原理设计如图实验.
完成以下实验中相关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关闭ac,打开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E出口处收集H2并验纯.
(3)关闭a、b、c在盛满空气的多孔玻璃钟罩内用激光点燃足量白磷,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待多孔玻璃钟罩冷却到室温,先打开a,再加热D处的酒精灯,最后打开止水夹____,H2、N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E装置的现象为____,此现象说明NH3溶于水后溶液呈____性.

完成以下实验中相关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关闭ac,打开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E出口处收集H2并验纯.
(3)关闭a、b、c在盛满空气的多孔玻璃钟罩内用激光点燃足量白磷,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待多孔玻璃钟罩冷却到室温,先打开a,再加热D处的酒精灯,最后打开止水夹____,H2、N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E装置的现象为____,此现象说明NH3溶于水后溶液呈____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