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初中第四联合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3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计算题(共2题)

1.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称取了24.5g氯酸钾和8g的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共热,加热至不再放出气体时停止。则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称量冷却后的剩余固体为_______g。
2.
张玲同学为了测定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 5.55g 研碎的汉白玉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4.25
3.95
3.35
3.35
 
请计算(Ca-40C-12O-16):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2)求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A、B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4.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食品“蛋黄派”的包装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操作步骤是:在袋上切一小口, 将袋内气体压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察现象。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
(3)如果食品充气袋中所充的是氮气,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
(4)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安全、无毒; ②廉价、易得;③化学性质稳定, 与食品不起化学反应;④密度要比空气密度大。
5.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4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_;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同学进行的Ⅲ、Ⅳ两项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烘烤,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现象。

4.单选题(共11题)

6.
下列常见生活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榨取果汁
C.点燃酒精加热火锅D.自行车轮胎爆炸
7.
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B.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C.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D.用液态氢发射火箭
8.
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B.2CO+O22CO2
C.2H2+O22H2OD.CH4+2O2CO2+2H2O
9.
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
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
10.
我国2008年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进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燃料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碳和氢两种原子构成的③丁烷分子是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的④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 : 5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⑥丁烷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的⑦丁烷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2% ⑧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⑤⑦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②④⑤⑦⑧
11.
意大利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它由4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O4。它液化后能量、密度都比普通分子高得多。关于O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gB.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分子
C.它是氧元素组成的另一种单质D.它是一种新的化合物
12.
下列操作中,一步操作即可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1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用肥皂水区别不开硬水和软水D.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14.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环境保护。你认为下列叙述或措施正确的是
①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SO2、CO及炭粒、尘粒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造成空气污染②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③减少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更好地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氢能等新能源④酸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或它们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而形成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5.
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6.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5.选择题(共2题)

17.

What a pleasant {#blank#}1{#/blank#}(荫,阴凉处)this tree gives us!

18.

What a pleasant {#blank#}1{#/blank#}(荫,阴凉处)this tree gives us!

6.多选题(共1题)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红色火焰产生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由集气瓶倒进烧杯中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镁和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热量

7.填空题(共6题)

20.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锶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_________;它形成的离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
21.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O2、CO2、CO、SO2、H2O、C、C2H5OH几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物质填入相应空格内(写名称):
(1)镶在玻璃刀头上,用于裁玻璃的__________。
(2)人们在进入干涸深井前必须做灯火实验,这是因为深井中可能积存大量的________,该气体是导致地球上发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3)用煤炉取暖时发生中毒,主要原因是由于煤燃烧时产生的______排放不畅而引起的。
(4)一种常见液体,属于可再生能源。可用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得到,加到汽油中可作车用新型燃料,使用这种新燃料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这种液体是______。
(5)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6)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2.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标出化学反应类型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____________;
(3)木炭与氧化铜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燃烧 ____________。
23.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与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乙  、C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甲:  ;C→D:      
24.
在有关水净化的探究活动中,小新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下一步小新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
25.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水乃生命之所系,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参与下列有关问题的讨论:

(1)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里通常采用______的方法。
(3)爱护水资源主要从____________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8.实验题(共1题)

26.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室中实验装置图填空。

(1)完成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选择________装置,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装置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如图是已收集满的一瓶无色无毒的纯净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填写下表。(写一种可能)
________
假设
验证方法及操作
现象及结论
___
_____
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