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氮气的科学发现过程。
方法Ⅰ: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_____。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方法Ⅱ测得的氮气密度均小于方法Ⅰ,试分析其原因为____。
方法Ⅰ: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 解释或结论 |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 |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 请写出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 |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 密度:1.257 2 g/L |
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_____。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方法Ⅱ测得的氮气密度均小于方法Ⅰ,试分析其原因为____。
2.
食醋含醋酸(CH3COOH)3%-5%,还含有少量如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维生素B、钙盐、亚铁盐等营养成分。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俗称醋酸。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熔点为16.5℃,沸点为118.1℃。水溶液呈酸性,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
炒莱时放点食醋能软化植物纤维素,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有利于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能溶解骨质,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将精制短棉花干燥后,与醋酸等物质混合,再在催化剂硫酸的作用下,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变化可制得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用于纺丝、制药品的肠溶衣、醋纤维塑料、醋酸纤维素过滤膜等。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属于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写出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金属离子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写出乙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制取醋酸纤维素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4)食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
A.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B.炖排骨时,放点食醋可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炉具清洁剂 D.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炒莱时放点食醋能软化植物纤维素,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有利于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能溶解骨质,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将精制短棉花干燥后,与醋酸等物质混合,再在催化剂硫酸的作用下,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变化可制得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用于纺丝、制药品的肠溶衣、醋纤维塑料、醋酸纤维素过滤膜等。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属于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写出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金属离子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写出乙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制取醋酸纤维素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4)食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
A.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B.炖排骨时,放点食醋可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炉具清洁剂 D.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小军在实验室找到一瓶长期放置的NaOH溶液,欲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 NaOH与CO2分两步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
II. NaOH与NaHCO3反应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
III. 物质的溶解性:
溶液的酸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小军根据资料中的I、II对其成分提出了5种合理猜想,请将猜想补充完整?
猜想1:只有NaOH;猜想2:_____;猜想3:只有Na2CO3;猜想4:_______;
猜想5:只有NaHCO3
(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__(填数字)是正确的。
(查阅资料)
I. NaOH与CO2分两步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
II. NaOH与NaHCO3反应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
III. 物质的溶解性:
| CO32- | HCO3- | OH- |
Ba2+ | 不溶 | 溶 | 溶 |
溶液的酸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小军根据资料中的I、II对其成分提出了5种合理猜想,请将猜想补充完整?
猜想1:只有NaOH;猜想2:_____;猜想3:只有Na2CO3;猜想4:_______;
猜想5:只有NaHCO3
(实验验证)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步骤1 | 取该NaOH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证明猜想____________不成立(填数字) |
步骤2 | 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 | 无气泡产生 | 证明原溶液不含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
步骤3 | 另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 | 溶液未变红 | 证明原溶液不含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__(填数字)是正确的。
3.单选题- (共8题)
5.
十氢化萘,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毒;主要用作油脂、树脂、橡胶等的溶剂和除漆剂、润滑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化学式C10H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个十氢化萘分子含有10个碳原子和9个氢分子 |
B.十氢化萘的相对分子量为138g |
C.十氢化萘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 |
D.十氢化萘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
6.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
B |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
C | 鉴别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 | 分别通入CO2观察现象 |
D | 电解水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 向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
A.A | B.B | C.C | D.D |
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
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9.
有关CuSO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已知:(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难溶性碱受热会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3)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1)Cu+2H2SO4(浓)

A.途径②比途径①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 | B.生成等质量的硫酸铜,途径①中消耗硫酸的质量多 |
C.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的成分是SO2和SO3 | D.固体Y为CuO |
10.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K2SO4、Na2CO3、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足量的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滤液呈无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A.可能有 BaCl2 | B.可能有Na2SO4 |
C.肯定只有Na2CO3 | D.肯定有K2SO4、Na2CO3、BaCl2,没有CuSO4 |
11.
“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4.填空题- (共3题)
12.
化学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①最清洁的燃料_____; ②最常用的溶剂_____;③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④用于生产洗涤剂的盐_________。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②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③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
(1)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①最清洁的燃料_____; ②最常用的溶剂_____;③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④用于生产洗涤剂的盐_________。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②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③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
13.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铝块能制成用于包装的铝箔,是由于铝具有________。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铝,电解中需加入助熔剂——冰晶石(Na3AlF6),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汽车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证明滤渣中成分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可能的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
(1)铝块能制成用于包装的铝箔,是由于铝具有________。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铝,电解中需加入助熔剂——冰晶石(Na3AlF6),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汽车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证明滤渣中成分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可能的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
14.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溶质为HCl、NaCl)中的HCl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位同学各提供不同的测定方法:
(1)甲同学:酸碱中和法
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求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乙同学:沉淀法
改用AgN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甲同学:酸碱中和法
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求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乙同学:沉淀法
改用AgN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