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1)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反应,且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________。
(2)请写出P、Fe、S与甲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______,______。上述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花心”中的物质甲发生反应,且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________。
(2)请写出P、Fe、S与甲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______,______。上述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计算题- (共1题)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表中,符号表达式I是__________。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于是同学们继续展开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燃烧时的现象与红磷燃烧相似)

(实验记录)
表中,操作I是__________;现象I是____________。
(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
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符号表达式 |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 木炭燃烧得更旺 | 符号表达式I |
表中,符号表达式I是__________。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于是同学们继续展开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燃烧时的现象与红磷燃烧相似)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② |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 | |
③ |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
④ |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
⑤ |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 现象I |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
表中,操作I是__________;现象I是____________。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B中剩余水体积/mL | 100 | 42 | 39 | 41 | 38 |
(数据处理)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
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4.流程题- (共1题)
4.
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利用金属铝和金属镓的混合物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氧化铝中的氧元素来自于__________。
(2)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非金属单质有__________。
(3)氧化铝可以借助太阳能电池重新变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氧化铝中的氧元素来自于__________。
(2)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非金属单质有__________。
(3)氧化铝可以借助太阳能电池重新变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5.单选题- (共17题)
7.
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
9.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 ![]() | ![]() | ![]() |
结论 | 集气瓶中的水主要都是为了降温 |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A.A | B.B | C.C | D.D |
16.
在实验室中可以分别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上述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有
①反应均需加入催化剂;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①反应均需加入催化剂;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①③ | B.③ | C.①② | D.④ |
18.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a 加热试管;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 停止加热;f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
A.bcadef | B.abcdef | C.bcadfe | D.abcdfe |
19.
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
20.
“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O2应密封保存 |
B.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 |
C.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 |
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6.填空题- (共4题)
22.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______。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______。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23.
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2)第二周期中氟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
(4)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由A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2)第二周期中氟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
(4)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由A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

25.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填字母)。
(2)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自来水厂利用沉淀、_____、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
(3)取某小区等量的自来水和直饮水,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并搅拌,发现直饮水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自来水中泡沫少且有浮渣,说明直饮水的硬度较_____(填“大”或“小”)。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
(4)某同学探究水的组成,按图4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为检验b中气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可观察到_____现象。电解水实验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1)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填字母)。
A.氧原子 | B.氧元素 | C.氧气 | D.氧分子 |
(3)取某小区等量的自来水和直饮水,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并搅拌,发现直饮水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自来水中泡沫少且有浮渣,说明直饮水的硬度较_____(填“大”或“小”)。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
(4)某同学探究水的组成,按图4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为检验b中气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可观察到_____现象。电解水实验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