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1.
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制得的高锰酸钾可用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制得的高锰酸钾可用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
小章同学准备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铜,.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玻璃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装置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④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0.44 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28 g,原因是_______。

①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玻璃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装置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④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0.44 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28 g,原因是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下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_______g,然后引燃白磷,充分反应后并冷却至室温,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下列对该实验的评价,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
A、白磷用量的多少,会对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产生影响
B、去掉气球,天平仍将保持平衡
C、未等冷却至室温就进行称量,天平可能会失去平衡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_______g,然后引燃白磷,充分反应后并冷却至室温,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下列对该实验的评价,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
A、白磷用量的多少,会对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产生影响
B、去掉气球,天平仍将保持平衡
C、未等冷却至室温就进行称量,天平可能会失去平衡
3.计算题- (共1题)
4.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时段固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是因为______;t4---t5时段,固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是因为_______。
(2)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的过程,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t3时,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 g

(1)t0--t1时段固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是因为______;t4---t5时段,固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是因为_______。
(2)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的过程,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t3时,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 g
4.选择填充题- (共4题)
6.
维生素C(C6H8O6)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维生素C是氧化物
B 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2/176×100%。
C 维生素C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D 维生素C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A 维生素C是氧化物
B 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2/176×100%。
C 维生素C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D 维生素C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8.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_______)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元素 |
D.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完全燃烧后都生成___________ |
5.推断题- (共1题)
9.
如下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是两种黑色固体。A通电可得到B、C(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反应条件部分省略。)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B的一种用途______
(2)物质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物质B转化成D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B的一种用途______
(2)物质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物质B转化成D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9题)
12.
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H2O | B.Na2CO3 | C.CaCO3 | D.CaO |
13.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4.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解 释 |
A |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
B |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 |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
D | 夏天晒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A.A | B.B | C.C | D.D |
7.选择题- (共1题)
1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质量分数/% | 70 | 15 | 6.25 | 8.75 |
反应后质量分数/% | 35 | 7.5 | 48.75 | 8.75 |
8.填空题- (共3题)
20.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铂元素__________
(2)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3)2个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
(4)根据氯酸钾的化学式是KClO3,推测出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铂元素__________
(2)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3)2个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
(4)根据氯酸钾的化学式是KClO3,推测出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1.
(5 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M2—与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 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M2—与Ne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 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22.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_______。
(5)某污水中含有硫酸铜,则其中的硫酸铜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水由_________构成。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_______。
(5)某污水中含有硫酸铜,则其中的硫酸铜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水由_________构成。
9.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填充题:(4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