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12.5克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108.1g。求: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
清凉甘甜的汽水中常含柠檬酸,已知柠檬酸的化学式C6H8O7.请你计算:
(1)柠檬酸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19.2g柠檬酸含氢元素_______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1)柠檬酸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19.2g柠檬酸含氢元素_______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3.
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其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钠,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知道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来检验。
(2)石油和天然气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列举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建议:_________。
(1)若想知道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来检验。
(2)石油和天然气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列举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建议: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6.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B.Y可能是催化剂 |
C.W可能是单质 |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
7.
“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a2O ![]() | B.NaCl ![]() | C.NaH ![]() | D.NaClO3 |
10.
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12.
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
13.
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
A.+1 B. +2 C. +3 D. +4
A.+1 B. +2 C. +3 D. +4
1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C.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6.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
B.通常情况下,CO2极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D.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17.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
B.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
18.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A.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 B.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 D.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5题)
22.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常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主要成分是(写名称)_____,它是由于_______而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这层白膜用水_______(填“能”或“不能”)洗去,可用_________洗去。
24.
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微粒B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微粒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
(4)A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1)微粒B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微粒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
(4)A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5.
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氧气 b.氮气 c.干冰 d.一氧化碳 e:金刚石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 ②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③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 ④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⑤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
a.氧气 b.氮气 c.干冰 d.一氧化碳 e:金刚石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 ②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③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 ④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⑤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
26.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 (填名称);
(2)仪器C在实验中的用途是 ;
(3)描述装置D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并放出热量;
(4)装置E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 (填名称);
(2)仪器C在实验中的用途是 ;
(3)描述装置D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并放出热量;
(4)装置E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7.
请根据下列实验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如图2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如图2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8.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
(3)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填代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应加入的药品是 ____ 。
(4)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
A 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
(3)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填代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应加入的药品是 ____ 。
(4)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
A 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