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2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7

1.综合题(共1题)

1.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CO冶炼金属
对应特征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能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7年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灭火系统中,泄漏出了大量CO2。在处理事故时,消防员在图书馆及周边喷洒水,形成水雾,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事故处理完毕,消防队员并采集了图书馆内的空气,检测其中CO2含量,假如是你,你采用的采集图书馆内空气的合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实验成功时,我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上述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请选择)
A.CuO发生了还原反应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2.计算题(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3.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
 
A.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B.物质Q参与反应的质量为25g
C.反应后X、Q的质量比为5:4D.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4H4B.C4H6SC.C4H4SD.C4H8S
5.
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4.5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H2O+CO2↑)
A.42%B.50%C.59.2%D.70.5%
6.
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gB.8.8gC.6.8gD.4.4g
7.
在化学反应C+O2CO2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8.
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9.
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铅是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
C.“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D.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10.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11.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2.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B.单质碳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
13.
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
A.通入澄清石灰水B.观察颜色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点燃
14.
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16.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B.
C.D.

4.实验题(共2题)

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并完成下面题目: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的氧气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最好选用收集装置为_______(从A~E中选);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制O2都可使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选发生装置时可用C代替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装置F内装满水来收集H2,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B制取CO2,在往B 中装药品前必须先____________,然后将B与如下装置G~J的组合装置连接(酒精喷灯可产生高温,管内固体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并假定每步反应完全进行)

实验中:发现G中无明显变化,H中黑色逐渐变红色。则H中物质为_______,G、I中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
18.
若要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可将气体通过如图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______,打开活塞_____(填a或b),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