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杜集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23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6

1.计算题(共2题)

1.
氯化钾为无色细长菱形或成一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小颗粒粉末,外观如同食盐,无臭、味咸。常用于低钠盐、矿物质水的添加剂。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临床疗效确切,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
(1)氯化钾中氯元素和钾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氯化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已知氯化钾在40℃时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
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g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共1题)

3.
请你从H、O、C、N、Cu、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相应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
(2)常用于制作导线或电气设备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灭火和人工降雨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作实验室热源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6)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利用沼气既可改善人居环境,又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请写出沼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根据______________可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
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金属R在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显+3价,写出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我们在实验室通常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其燃烧的燃料是乙醇,俗名酒精,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 或“ 混合物)”,是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易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抽空多去野(如森林或海边)外走一走,那里的PM2.5值很低.
①PM2.5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减少PM2.5的一点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
(4)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
(5)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功能;
(6)饼干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是生石灰,其干燥原理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4.单选题(共14题)

6.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氮,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7.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她是合作发展交流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就传播了我国的文明和科技。下列我国的发明和技术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用黏土烧制陶瓷C.造纸D.纺纱织布
8.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
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B. 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
C. 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
D. 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10.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合金、矿泉水B.冰水混合物、空气
C.氯化钠溶液、石油D.氯酸钾、过氧化氢
11.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2个碳原子、4个氢气分子、一个氮气分子组成
B.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组成元素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 4:1
13.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是()
A. 2O:2个氧元素
B. N2:2个氮分子
C. 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4.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又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图3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能与水反应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条件,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条件
15.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加热蒸发的方法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
C.用MnO2鉴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D.观察颜色鉴别FeCl2溶液和CuSO₄溶液
16.
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B.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
 
A. A    B. B    C. C    D. D
17.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之最
B.化学与生活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①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
②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盐水浸泡除去
③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D.化学与工农业
①浓氨水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②白磷在煤油中保存:隔绝空气
③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防止锈蚀
①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②将石油干馏生产航空煤油
③大水漫灌方式浇地
 
A. A    B. B    C. C    D. D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9.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5.选择题(共3题)

20.{#mathml#}918=1(){#/mathml#}

{#mathml#}1391=1(){#/mathml#}

21.{#mathml#}918=1(){#/mathml#}

{#mathml#}1391=1(){#/mathml#}

22.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右图是人的心脏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6.多选题(共1题)

23.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B.氮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
C.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4:9D.A和B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7.填空题(共2题)

24.
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请你依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一个与图示相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该图示获得的信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5.
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
(2)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过滤,所得硝酸钾溶液质量__________所得氯化钾溶液质量;(填“>”、“=”或“<”)
(3)t2℃时,将100g水加人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质量为_______g;
(4)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6.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__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A、装置B或装置C,装置B与装置A和C相比,装置B优点是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