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22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9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是否也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去取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___________;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分析] 如果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2.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装置



 
⑴甲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_;小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得更瘪;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量,天平的指针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偏转。在该实验中,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⑵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________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⑶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
[实验反思]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装置中进行。

2.推断题(共1题)

3.
请你细心阅读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关系图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N________。
(2)写出②、④两步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②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
④ 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

3.计算题(共2题)

4.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25克含杂质的氯酸钾样品和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制取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
(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
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1)碳酸钙共含有____种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写出最简比)
(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4.流程题(共1题)

6.
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为检验此时的清水是否是硬水,可以用_____检验。
(3)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上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a、b两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5.单选题(共12题)

7.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变化或技术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氢气的燃烧B.使用火药C.用棉花线织布D.冶炼金属
8.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1
2
2
 
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B.表中待测值应为5
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是显弱碱性的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在太空中该水中的水分子是停止不动的
C.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10.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水汽化
水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酒精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CO有毒而CO2无毒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的种类不同
D
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A.AB.BC.CD.D
1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三者化合得到的物质是:
A.CaCO3B.Fe(OH)3C.Al(NO3)3D.Fe(NO3)3
12.
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氧气    B. 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2个氧原子
13.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15.
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 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B. 鼓励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
C. 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D. 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16.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17.
依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
B.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B试管中移近火焰发出爆鸣声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8.
下图是收集某气体并处理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密度(与空气比较)
大于
大于
小于
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
极易溶
极易溶
难溶
选项
A
B
C
D
 
A.AB.BC.CD.D

6.选择题(共2题)

19.

2007年3月下旬,美国多地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龙卷风是自然灾害之一,其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


20.

Grace is a(n){#blank#}1{#/blank#} (可爱的)girl.I love her.

7.填空题(共4题)

21.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22.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3)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
23.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②表示的是____。

(2)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
①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相同。
②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同。
③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填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4.
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① 2SO42前“2” _______;右上“2” ____;② 3H2O右下“2” _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5.
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____。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和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_。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