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①表中“铝”指的是_______(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②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若想知道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 来检验。
③Cl2、ClO2均可作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__。
④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____mg/L。
⑤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⑥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列举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建议:_________。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项目 | 限值 |
色度 |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
浑浊度 | 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
pH | 6.5~8.5 |
总硬度(以CaCO3计) | 450 mg/L |
铝 | 0.2 mg/L |
铁 | 0.3 mg/L |
硫酸盐 | 250 mg/L |
①表中“铝”指的是_______(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②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若想知道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 来检验。
③Cl2、ClO2均可作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__。
④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____mg/L。
⑤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⑥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列举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建议:_________。
2.
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4.4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3.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粱、玉米等发酵,蒸馏制得的可再生能源物质的燃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暗紫色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粱、玉米等发酵,蒸馏制得的可再生能源物质的燃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暗紫色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17号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次外层电子数为_____。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数关系密切;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任写一点)。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第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17号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次外层电子数为_____。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数关系密切;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任写一点)。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第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同学们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之后得知碳燃烧时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可能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猜想①:只生成CO2; 猜想②:____________ ; 猜想③:既生成CO,又生成CO2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微量的CO也会立即变成蓝色。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经过思考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步骤一: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对玻璃管加热。
步骤三:实验结束后,拆洗装置和仪器。
(1)实验开始时,先将氮气通入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对A装置的玻璃管集中加热一段时间,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B瓶中试纸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__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实验装置中存在不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玻璃管内壁附着的铜用水不易清洗干净,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三种能清除铜的方案:
Ⅰ.加入浓硫酸并微热: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Ⅱ.加入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Ⅲ.加入氯化铁溶液: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
(5)为了将试管内壁上附着的铜清洗干净,上述最佳的方案是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写一种合理的理由即可)。
(提出问题)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猜想①:只生成CO2; 猜想②:____________ ; 猜想③:既生成CO,又生成CO2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微量的CO也会立即变成蓝色。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经过思考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步骤一: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对玻璃管加热。
步骤三:实验结束后,拆洗装置和仪器。
(1)实验开始时,先将氮气通入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对A装置的玻璃管集中加热一段时间,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B瓶中试纸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__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实验装置中存在不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玻璃管内壁附着的铜用水不易清洗干净,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三种能清除铜的方案:
Ⅰ.加入浓硫酸并微热:Cu + 2H2SO4(浓)

Ⅱ.加入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Ⅲ.加入氯化铁溶液: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
(5)为了将试管内壁上附着的铜清洗干净,上述最佳的方案是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写一种合理的理由即可)。

4.单选题- (共10题)
7.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 反应后图中的X=4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A.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 反应后图中的X=4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9.
在一个密闭容器里,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容器中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
A.a:(a+2b) | B.a:b | C.a:2b | D.a:2(a+b) |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
C.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就一定有化学变化 |
12.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混合物 | B.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 |
C.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0:7 | D.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4.
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028.8g,H2O 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3% 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
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3% 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1题)
17.
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 ________ (2)四个铵根离子 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 (4)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1)两个氮原子 ________ (2)四个铵根离子 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 (4)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18.
根据下面信息,回答问题。
(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①反应物的浓度 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的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①反应物的浓度 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 控制速率的方法 |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
灭火器反应原理 | | ______和D |
CO2的实验室制法 | ______________ | A和C |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的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19.
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和仪器。

①A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制氧气时,将B与_______(选填“C”或“D”)连接组成发生装置,以此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集满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_(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①A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制氧气时,将B与_______(选填“C”或“D”)连接组成发生装置,以此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集满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_(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