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_,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 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下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
(4)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_,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 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下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
(4)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
2.
(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 控制速率的方法 |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
灭火器反应原理 | ① | ______和D |
CO2的实验室制法 | _____________ | A和C |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计算题- (共1题)
3.
我市庐江县盛产石灰石。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________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 烧杯和稀盐酸 的总质量 |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的总质量 |
12 g | 140 g | 147.6 g |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________
3.选择填充题- (共5题)
4.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A.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5.
下列鉴别方法能将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_________)
选项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氢气与一氧化碳 |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
B | 硬水和软水 | 煮沸 |
C |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加二氧化锰 |
D | 炭粉与氧化铜 | _______ |
6.
实验室进行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甲中的药品是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B.乙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
C.丙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
D.丁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 |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___)
A.木炭可燃烧———木炭具有吸附性 |
B.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质软滑腻 |
C.金刚石常用来裁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
D.焦炭用来冶炼金属———__________ |
4.简答题- (共1题)
9.
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____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_____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

(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____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_____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
5.推断题- (共1题)
10.
由A和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可实现下图转化关系,试判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F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F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单选题- (共10题)
12.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时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则该化合物中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C.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无法确定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C.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无法确定
13.
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 g | 8 | 2 | 20 | 5 |
反应后质量/ g | 待测 | 10 | 8 | 1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 |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
14.
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B.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 |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 B.核外电子数:X=Z |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
19.
2018年6月11日,井冈山成为江西省首批低碳旅游示范景区。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景区低碳旅游的是( )
A.成立旅游环保车队 |
B.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
C.景区垃圾分类处理 |
D.免费发放一次性雨衣 |
7.填空题- (共2题)
2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这是因为____(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 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能用____(填序号)。
A 闻气味
B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 点燃
D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4)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________使用清洁能源________。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这是因为____(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能用____(填序号)。
A 闻气味



(4)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________使用清洁能源__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23.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写出A装置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
(2)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 (选填“a”或“b”)端通入。
(4)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 (填序号)。
(5)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6)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

(1)请写出A装置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
(2)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 (选填“a”或“b”)端通入。
(4)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 (填序号)。
A.氢气 | B.氧气 | C.空气 |
(6)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选择填充题:(5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