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3.。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贝壳样品,把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
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 10g 3.0g
第二次加入 10g 2.0g
第三次加入 10g 1.0g
第四次加入 10g 0.8g
第五次加入 10g 0.8g
请计算:(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2)这些贝壳最多可制得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
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 10g 3.0g
第二次加入 10g 2.0g
第三次加入 10g 1.0g
第四次加入 10g 0.8g
第五次加入 10g 0.8g
请计算:(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2)这些贝壳最多可制得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
2.单选题- (共6题)
2.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中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
C.CO 、CO 2含量高均可能导致人死亡,所以说明CO 、CO 2都有毒 |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
3.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
B.西达苯胺不属于氧化物 |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4g |
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
5.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③
④P2O5⑤ KClO3
A.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 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 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 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①H ②Fe2+③

A.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 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 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 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6.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3.填空题- (共5题)
8.
从节约能源考虑,铜川市某养殖专业户修建的沼气池,日产沼气600立方米,免费供给村民使用。沼气是用稻草、麦秆、人畜粪便等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
(1)沼气作燃料利用其(选填“物理”或“化学”)_______性质。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
(3)一氧化碳同样也可以作燃料,而且还可以冶炼金属。请写出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沼气作燃料利用其(选填“物理”或“化学”)_______性质。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
(3)一氧化碳同样也可以作燃料,而且还可以冶炼金属。请写出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9.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漂白粉,此过程发生的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
(3)电解水时,用__________来检验右图B试管中的气体。
(4)若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明显会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漂白粉,此过程发生的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
(3)电解水时,用__________来检验右图B试管中的气体。
(4)若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明显会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0.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 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
(3)由B 、C 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1)图A 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
(3)由B 、C 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11.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又产生气泡,写出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又产生气泡,写出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下用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3.
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左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右下图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14.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拓展迁移)(1)实验结束后,老师归纳总结了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两种方法。晓华提出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她分别将铝丝和铜丝插入______溶液中(填化学式),观察现象即可知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晓华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__________。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操作 | ![]() | ![]() | ![]()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片刻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Fe>Al,Fe>Cu |
几分钟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有大量气泡 | 无气泡 | __________ |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 ![]() | ![]()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______________ | Al>Fe>Cu |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拓展迁移)(1)实验结束后,老师归纳总结了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两种方法。晓华提出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她分别将铝丝和铜丝插入______溶液中(填化学式),观察现象即可知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晓华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 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