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3题)
1.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指出下列实验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
A:____ B:____ C:_____
(2)鉴别水和过氧化氢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以下实验中使用的溶液都是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为保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步骤2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通过实验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分解的速率_____。
探究实验二: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1)指出下列实验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
A:____ B:____ C:_____
(2)鉴别水和过氧化氢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2.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_____; |
(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以下实验中使用的溶液都是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 现 象 |
1、取一支试管加入5g克5%的溶液,然后加入1g二氧化锰。 |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
2、另取一支试管加入___克 15%的溶液,再加入1g二氧化锰。 |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
为保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步骤2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通过实验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分解的速率_____。
探究实验二:
序 号 | 溶液 浓度 | 溶液质量/g | 温度/℃ | 收集的氧气体积/ml | 反应时间/S |
1 | 30% | 12 | 40 | 125 | 148 |
2 | 30% | 12 | 90 | 125 | 82 |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用“>”或“<”填空)

①装置不能漏气。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1/5;
②红磷要过量,不能少量。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_1/5;
③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1/5;
④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过一会儿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测定结果会______1/5

①装置不能漏气。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1/5;
②红磷要过量,不能少量。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_1/5;
③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否则测定结果会______1/5;
④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过一会儿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测定结果会______1/5
3.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一种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3)实验2是实验1的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④号棉球先有明显的现象,通过此现象可得二氧化碳的另一性质是____.

(1)实验1中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一种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3)实验2是实验1的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④号棉球先有明显的现象,通过此现象可得二氧化碳的另一性质是____.
2.推断题- (共2题)
4.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
(1)用化学符号表示:A是____; C是____.
(2)固体D的俗称____,其用途____(写一点即可).
(1)用化学符号表示:A是____; C是____.
(2)固体D的俗称____,其用途____(写一点即可).
5.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A、B、F均为固体,A为绿色固体,F是一种常见金属;C是常温下一种最常见的液体; E为无色气体;C和D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物质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
(2)写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对应物质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
(2)写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6.
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部分仪器。

(1)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字母序号进行填空。
①用于保存高锰酸钾的容器是____
②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
③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_____
④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硫粉的仪器是_____
(2)仪器的使用讲究规范,请按照仪器使用的规范填空。
①将G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倾倒时,试剂瓶盖要____放。
②向量筒中滴加液体时,滴管的下端应悬垂于量筒口_____(填“里面”或“上方”)。
③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部分。
④洗涮试管干净的标志是____。

(1)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字母序号进行填空。
①用于保存高锰酸钾的容器是____
②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
③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_____
④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硫粉的仪器是_____
(2)仪器的使用讲究规范,请按照仪器使用的规范填空。
①将G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倾倒时,试剂瓶盖要____放。
②向量筒中滴加液体时,滴管的下端应悬垂于量筒口_____(填“里面”或“上方”)。
③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部分。
④洗涮试管干净的标志是____。
4.单选题- (共15题)
1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 |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2.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了PM2.5的检测指标.PM2.5是指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加强建筑工地的扬尘控制 | 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
C.大力植树造林 |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就称取1~2g |
B.闻气体的气味时,可将鼻孔凑到容器口 |
C.给物质加热时,应将受热物体放在外焰处加热 |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相平. |
20.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
A.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
B.实验时,未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应取一药匙 |
C.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 |
D.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送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
5.选择题- (共2题)
6.多选题- (共1题)
24.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好药品, |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插入被吸液体,再按住胶头 |
C.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
D.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
7.填空题- (共4题)
26.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1)可用于急救病人____; (2)可用于防止食品变质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 (4)可用于制烟幕弹______。
A.红磷 | B.氮气 | C.氧气 | D.干冰 |
(3)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 (4)可用于制烟幕弹______。
27.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_,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实验室用装置B 和G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__________如果复燃,则集满。若将装置B换成装置C,装置C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4)欲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_______法收集氧气,如选择装置G收集氧气,则应先在装置内______,再从______端(填“b”或“c”)通入气体;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
(6)通过查阅资料,G装置(瓶中装半瓶水),将_____端(填“c” 或“d”)接病人,通过观察_________就可以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_,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实验室用装置B 和G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__________如果复燃,则集满。若将装置B换成装置C,装置C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4)欲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_______法收集氧气,如选择装置G收集氧气,则应先在装置内______,再从______端(填“b”或“c”)通入气体;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
(6)通过查阅资料,G装置(瓶中装半瓶水),将_____端(填“c” 或“d”)接病人,通过观察_________就可以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3道)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