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16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6

1.简答题(共1题)

1.
如图是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的一瓶无色、无味、无毒的一种气体

(1)请你推测该气体的物理性质________
(2)请你猜测它是一瓶什么气体?并进行验证(要求写出步骤、现象、结论)_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燃料燃烧C.橙汁榨汁D.品红扩散
3.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①有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②有发光,放热   ③有新物质生成  ④有气体放出  ⑤有能量的变化
A.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
4.
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现象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牛奶变酸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
D.铁钉生锈
5.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6.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7.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木条燃烧D.水结成冰
8.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B.酒精挥发
C.石油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D.自行车轮胎爆炸
9.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刀切割玻璃B.用粮食发酵酿酒
C.生石灰吸水变成粉末D.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
10.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食物腐败
C.活性炭吸附色素D.矿石粉碎
11.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B.BC.CD.D
12.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
13.
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AB.BC.CD.D
14.
小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3.选择题(共4题)

15.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墙相连,质量m=2kg的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以V0=5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当木块压缩弹簧后速度减为V=3m/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   )

16.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墙相连,质量m=2kg的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以V0=5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当木块压缩弹簧后速度减为V=3m/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   )

17.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墙相连,质量m=2kg的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以V0=5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当木块压缩弹簧后速度减为V=3m/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   )

18.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4.填空题(共9题)

19.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
20.
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写到下列横线上: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________
(2)铜锈是一种绿色的粉末 ________
(3)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 ________
(4)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________
(5)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________
(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未的气体________
(7)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________
(8)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
21.
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物质鉴别.将下列有关性质前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从而区分各组物质.
A.气味B.味道C.颜色D.状态
(1)冰和水________;
(2)铁和铜________;
(3)食盐和蔗糖________;
(4)酒精和汽油________.
22.
化学与我们亲密相伴,请大家用化学的视角分析并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潺潺的流水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②木炭用于取暖;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化学反应;④钢铁会生锈;⑤煤燃烧;⑥铁矿石炼成铁;⑦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⑧在常温下甲烷是气体;⑨0℃水变成冰
(1)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3)属于物质的用途的是________.
23.
物理变化没有________生成,化学变化有________生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折断铁丝是________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铁丝生锈是________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同时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常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4.
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选择填空.
汽油燃烧属于________; 汽油能燃烧属于________; 汽油易挥发属于________;汽油挥发属于________;水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属于________水结成冰属于________.
25.
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用序号填写).
26.
根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的现象,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的现象,可以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
27.
现有下列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用于洗试管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有    

5.实验题(共1题)

28.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熄灭后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