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1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8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 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 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 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3)若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如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氧气所需时间(s0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①据如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
②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___越多越好。(填“是”或“不是”)
③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_________,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2.
在今年五校“庆元旦 贺新年”联欢晚会上,戴校长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1)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2)_________________。
(3)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无现象
猜想﹙1﹚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震荡,并___________________ 
感觉发烫
猜想﹙2﹚成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
(1)CO2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2.计算题(共2题)

3.
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t0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固体质量/g
 20
 20
 19.6
 18.8
 18.6
 18.4
18.4
 
(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________%。
4.
“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请计算:
(1)胞嘧啶(C4H5ON3)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2)胞嘧啶(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222 g胞嘧啶(C4H5ON3)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流程题(共1题)

5.
用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铜
资料 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2CuO+H2O+CO2
资料 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反思与评价:
(1)写出步骤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任写一道)
(2)如何判断步骤Ⅴ加入的稀硫酸适量_______。
(3)理论上两种方案获得铜的质量比较:方案一 __________方案二(选填“>、=、<”)。
(4)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的理由是____________(答一点)。

4.推断题(共1题)

6.
如图是一个“珠漏”,A首先漏下,A﹣F分别代表6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氧气、木炭、碳的某种氧化物、铁、四氧化三铁、硝酸银。珠子漏下的规律:
①相对分子质量第二大的第一个漏下;
②先漏下的珠子带动下一颗相互间能反应的珠子漏下,从而实现按A﹣B﹣C﹣D﹣E﹣F的顺序漏下。

(1)请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
(2)“碳的某种氧化物”是_________,它是A~F中的_________。
(3)请写出B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3题)

7.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B.电解水C. 制取蒸馏水D.面粉爆炸实验
8.
A、B、C、D 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反应:A+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 B 为 O2,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
B.若 A、C 是单质,B、D 是化合物,则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若 B 是 O2,C、D 分别是 CO2和 H2O,则 A 中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D.10gA 与 10gB 充分反应后生成 C 与 D 的质量之和一定为 20g
9.
下列选项中的描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A.由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推测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C.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D.等质量的镁粉与锌粉,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反应
1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泾县桃花潭酒由此闻名。其独特的酒香主要来自于酿造和陈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酯,其分子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B.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乙酸乙酯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11.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B.待测数据是23
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2.
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水、空气
B.氮气、氯酸钾、生铁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石灰石、石油
13.
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本身无毒,完全燃烧后产物是水,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B.为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进矿井前要先做灯火实验
C.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15.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面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
C.金属之间活动性强弱关系:
D.氮元素的化合价:
16.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保护金属资源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②对金属矿产应认真规划,合理开采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①油锅着火用水灭火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C.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D.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①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赤潮”
②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臭氧层空洞”
③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看颜色、闻气味
③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A. A B. B C. C D. D
17.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水蒸气)直接接触
18.
下列图标解读错误的是
A.AB.BC.CD.D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B. 过滤C.排水收集气体D.量取5.5mL液体

6.填空题(共3题)

20.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3)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4)钛及钛合金被称为“未来金属”,用其制造的潜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是利用钛的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1.
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①已知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_________法收集硫化氢。
②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中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
(2)请在B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3)如图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周期表中提供的信息,A、B、C、D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
②图A、B、C、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
③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7.实验题(共2题)

23.
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实验的装置图.

(1)化学小组利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能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白磷在40℃时就能燃烧:注射器内预先吸了40mL水且注射器活塞的摩擦忽略不计;试管净容积为50mL)。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白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②生石灰与水接触会放出热量;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值偏大;④将白磷放在细沙上可防止试管炸裂;
⑤实验中,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⑥若白磷的量充足、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最终注射器活塞将移至30mL刻度附近。
(2)指出图2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
(3)为了探究镁、锌、银的活动性,化学小组把表面积相等的镁片和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如图3所示)。甲试管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小”);因上述实验不能够完全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请帮她再补充一个实验________。
(4)化学小组的同学发现地铁出口处的广告架是焊接而成的,她推断焊条的熔点______(填“>”,“=”或“<”)组成焊条的纯属金属的熔点。
24.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请根据图一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⑧_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若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二)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若用A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从A装置的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2)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如B图所示实验,B中瓶底要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C装置中二氧化碳______(填“能”或“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染成的纸花变色。
(4)D图是某同学利用底部有破洞的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