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泉塘镇湖山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1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军同学准备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他设计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下面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加热试管中少量氯酸钾,熔融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加热氯酸钾能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所需温度___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
实验二
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
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1)在小军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2)小英同学认为上面的实验还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请你帮她写上理由___。

2.计算题(共2题)

2.
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
12.00
11.04
10.08
9.12
9.12
 
试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
(2)原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____
3.
根据甲酸甲酯(C2H4O2)的化学式计算:
(1)C2H4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C2H4O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3)C2H4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由甲酸甲酯(C2H4O2)、甲酸乙酯(C3H6O2)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3.2%,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4.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和G是一种黑色固体,F是一种常见的银白色金属。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
(2)F在E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基本类型属__________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是最清洁的燃料,点燃D之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电解C液体时,常在C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流程题(共1题)

5.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5.单选题(共18题)

6.
铝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下列描述中属于铝的物理性质的是
A.能在氧气中燃烧B.有良好的延展性
C.在空气中容易形成氧化物薄膜D.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7.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
8.
硫的燃烧、人的呼吸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有发光现象B.反应都很剧烈C.都是化合反应D.都是氧化反应
9.
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C.表中“待测”值为5D.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10.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蒸馏水C.海水D.人体呼出的气体
11.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单质
12.
泉塘镇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你能闻到茶香是因为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
13.
下图是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B.乙粒子是原子
C.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D.甲粒子是阳离子
14.
若用“”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那么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B.C.D.
15.
下列化学式中,正确的是
A.ZnCl3B.CaNO3C.KOHD.NaCO3
16.
Y2BaCu6O10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的种类有
A.19种B.6种C.5种D.4种
17.
磷化铝(AlP)常用做粮仓杀虫剂,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3C.-4D.+5
18.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硫粉
C.红磷D.铁丝
19.
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氮气的是
A.闻气味B.观察颜色
C.倒入适量的水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0.
环保部门要求城市将PM2.5纳入强制监测范畴并向市民公布监测结果。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碳D.氮氧化合物
21.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读出液体体积B.O2的验满
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
2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拿砝码B.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用漏斗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D.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23.
建设美丽龙城,创建全省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B.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C.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D.禁止向河流中乱扔垃圾

6.选择题(共2题)

24.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         (   )
25.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         (   )

7.填空题(共3题)

26.
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此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元素有____种,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种,共有_____ 种分子。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_____;(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3)二氧化氮_____;(4)正二价的钡元素_____;
2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丰富,规律性强。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仔细观察便可获取许多知识。
氢 1 H
1.008
 
氦 2 He
4.003
锂3 Li
6.941
铍4 Be
9.012
硼  5 B
10.81
碳 6 C
12.01
氮7 N
14.01
氧8 O
16.00
氟9 F
19.00
氖10 Ne
20.18
钠11 Na
22.99
镁12 Mg
24.31
铝13 Al
26.98
硅14 Si
28.09
磷15 P
30.97
硫16 S
32.06
氯17 Cl
35.45
氩18 Ar
39.95
 
(1)查出14号元素的符号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
(2)18号元素的原子,核内有______个质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
(3)上表中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4)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离子(填“阴”或“阳”)。形成的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9.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_ 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铁架台④木块;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应等到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当______________,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_放在桌面上。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填序号)__________。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检查气密性;③熄灭酒精灯;④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⑤收集气体;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从水中撤离导管。
(3)实验室通常利用B、D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