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1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

1.流程题(共1题)

1.
利用海水淡化后母液中含有的氯化镁和海边盛产的贝壳主要成分,制取金属镁,生产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母液中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③加入的物质是_____
(3)工业上常以氯化镁为原料,电解就可以生产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海水制镁过程中没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实验室用22.5克大理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
(2)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4.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B.由“”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C.该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NaCl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的水溶液都显中性
7.
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
A.S+O2SO2B.C+O2CO2
C.2H2+O22H2OD.CH4+2O2CO2+2H2O
8.
AgNO3见光分解容易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O2B.SO2C.N2D.H2S
9.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你认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 L
B. 1 g锌粒与1 g 2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 g
C. 1 g 10%的稀硫酸加入1 g水后溶液变为2 g
D. 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0.
白银做容器有杀菌作用,净化水质。如图是银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是金属元素B.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g
C.银原子的电子数为47D.银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Ag+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变红色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12.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Na2CO3溶液、NaCl溶液、HCl溶液
酚酞溶液
B.
双氧水与蒸馏水
二氧化锰
C.
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
D.
硫酸溶液和盐酸溶液
氯化钡溶液
 
A. A B. B C. C D. D
13.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纯净的水
B.为吸收水中的异味色素,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
C.生活污水不需要集中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4.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15.
在进行实验操作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C.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6.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测定液体的pHB.稀释浓硫酸
C.  蒸发D.称量NaOH固体
17.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8.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创建环保美丽德州,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使用清能源代替煤和石油产品B.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实施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5.选择题(共2题)

19.

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选择不正确的是(  )

20.

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选择不正确的是(  )

6.填空题(共4题)

21.
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名称.
(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冰块B.纯碱C.面粉D.酒精
(3)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天津属于极度缺水城市,周边区县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综合运用①过滤②沉淀③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5)高铁酸钠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2R+4K2O+3O2↑,则R是______(填化学式).
2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2)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3)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______。
23.
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与生活:
(1)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5.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进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填字母.
(3)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如图G所示实验,集气瓶G底部盛有少量水或细沙的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