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利用海水淡化后母液中含有的氯化镁和海边盛产的贝壳主要成分,制取金属镁,生产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母液中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③加入的物质是_____
(3)工业上常以氯化镁为原料,电解就可以生产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海水制镁过程中没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1)请写出母液中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③加入的物质是_____
(3)工业上常以氯化镁为原料,电解就可以生产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海水制镁过程中没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实验室用22.5克大理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
(2)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
(2)最多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 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 ![]() |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 | 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5题)
4.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5.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 ![]() |
B.由“![]() |
C.该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 |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
C.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D.NaCl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的水溶液都显中性 |
7.
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


A.S+O2![]() | B.C+O2![]() |
C.2H2+O2![]() | D.CH4+2O2![]() |
9.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你认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 L
B. 1 g锌粒与1 g 2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 g
C. 1 g 10%的稀硫酸加入1 g水后溶液变为2 g
D. 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A.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 L
B. 1 g锌粒与1 g 2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 g
C. 1 g 10%的稀硫酸加入1 g水后溶液变为2 g
D. 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变红色 |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
12.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试剂 |
A. | Na2CO3溶液、NaCl溶液、HCl溶液 | 酚酞溶液 |
B. | 双氧水与蒸馏水 | 二氧化锰 |
C. | 硬水与软水 | 肥皂水 |
D. | 硫酸溶液和盐酸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A. A B. B C. C D. D
13.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纯净的水 |
B.为吸收水中的异味色素,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 |
C.生活污水不需要集中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14.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B.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
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15.
在进行实验操作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
B.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
C.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
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17.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18.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创建环保美丽德州,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使用清能源代替煤和石油产品 | B.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 D.实施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4题)
21.
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名称.
(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3)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天津属于极度缺水城市,周边区县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综合运用①过滤②沉淀③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5)高铁酸钠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2R+4K2O+3O2↑,则R是______(填化学式).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名称.
(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冰块 | B.纯碱 | C.面粉 | D.酒精 |
(4)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综合运用①过滤②沉淀③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5)高铁酸钠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2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2)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3)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______。
(1)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2)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3)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______。
23.
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与生活:
(1)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1)P点含义是_________。
(2)t2℃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