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盐酸(HCl的水溶液)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2)该品牌补钙剂每片含的CaCO3质量为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过计算分析。该补钙剂说明书中“含钙量”的数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应将 “含钙量”的数值修改为__________。(若符合标签说明,此空填“符合”)(本小题要求列出计算式)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2)该品牌补钙剂每片含的CaCO3质量为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过计算分析。该补钙剂说明书中“含钙量”的数值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应将 “含钙量”的数值修改为__________。(若符合标签说明,此空填“符合”)(本小题要求列出计算式)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C是B、D两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各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物质C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物质C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4.
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224 |
C.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1 | D.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5.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
C.转化观: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 |
D.守恒现: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 |
7.
花青素(化学式C13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青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B.花青素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5:11:6 |
C.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 |
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 | 20 | 5 | 2 | 37 |
反应后的质量 | 待测 | 35 | 2 | 12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
9.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核、核外电子 |
B.原子、核外电子 |
C.原子、原子核 |
D.核外电子、原子 |
10.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
B.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
C.核内有20个质子 |
D.在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 |
11.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
B.此装置可节约药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
D.该实验中被加热的物质随着反应的进行由红色变成黑色 |
4.填空题- (共2题)
13.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2)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
,物质X化学式为__________;
(3)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____的质量。

(4)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 B.①③⑤⑥ | C.①② | D.②③⑤ |

(3)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____的质量。

(4)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4.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2)2个氯气分子___________;
(3)+5价的氮形成的氧化物___________;
(4)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
(5)碳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2)2个氯气分子___________;
(3)+5价的氮形成的氧化物___________;
(4)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
(5)碳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