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2.
由方程式C+2CuO
2Cu+CO2↑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 B.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
C.氧化铜具有氧化性 |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3.
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 甲的质量/g | 乙的质量/g | 丙的质量/g | 丁的质量/g |
反应前 | 64 | 10 | 1 | 16 |
t 时刻 | 32 | a | x | y |
反应后 | 0 | 42 | b | 48 |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 B.a 等于 26 |
C.丙可能是催化剂 |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
6.
“高分五号” 卫星天线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有关镍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
B.X的数值是2 |
C.镍为非金属元素 |
D.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 |
7.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
C.2H:2个氢元素 |
D.![]() |
8.
小明是热爱生活、爱好化学的学生,下列是他平时的部分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其中不科学的是
A.古代的名家字画,留传至今,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B.液氧可用于火箭燃料 |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D.温度计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
9.
下列归纳和总结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环境 |
①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②真空包装食品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 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水污染 |
C.实验记录 | D.化学与发现 |
①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着火点高 ②用托盘天平称得食盐质量为5.63g | ①拉瓦锡最先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②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周期表 |
A. A B. B C. C D. D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2题)
14.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二氧化碳可被浓氨水吸收(如下图)转化为可做氮肥的碳酸氢铵(NH4HCO3)。

(1)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NH4HCO3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填具体粒子名称).
(5)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______,氧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

(1)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NH4HCO3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填具体粒子名称).
(5)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_和石油,它们都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当报警器接触到泄露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某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的_____(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属于安全措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4)学好化学,用好化学,使化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中都含有碳、氢元素
③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一定条件可以使CO2和M发生反应:CO2 + 2M ═ 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是____ (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_和石油,它们都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当报警器接触到泄露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某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的_____(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属于安全措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4)学好化学,用好化学,使化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中都含有碳、氢元素
③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一定条件可以使CO2和M发生反应:CO2 + 2M ═ 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是____ (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4.实验题- (共3题)
16.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用不加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若选择G装置(事先装满水)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通入(选“a”或“b”)。
(3)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实验中要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取用量,一般应取用___________.若选用上面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6g样品放在烧杯里(烧杯质量为10g),然后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盐酸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充分反应后,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称量(假设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记录如下表。分析数据,进行计算:
M=___________g.
②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用不加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若选择G装置(事先装满水)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通入(选“a”或“b”)。
(3)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实验中要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取用量,一般应取用___________.若选用上面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6g样品放在烧杯里(烧杯质量为10g),然后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盐酸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充分反应后,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称量(假设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记录如下表。分析数据,进行计算: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烧杯和药品总质量(g) | 25.56 | 35.12 | M | 54.24 | 64.24 |
M=___________g.
②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