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观察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任写一个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观察示意图,关于化学反应你的认为是___________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任写一个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观察示意图,关于化学反应你的认为是___________
2.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______极,电极上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2)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3)写出产生A、B 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_____。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______极,电极上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2)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3)写出产生A、B 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4.
曾经有一段时期,个别餐饮店和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经卫生部门检验鉴定,是就餐者食用了含“毒鼠强”的食品所致。已知“毒鼠强”的化学式为C4H8N4S2O4。
(1)“毒鼠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
(2)“毒鼠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
(3)多少克“毒鼠强”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9.2g酒精(C2H5OH)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_________。(本小题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并作答,只写计算结果的不给分)
(1)“毒鼠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
(2)“毒鼠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
(3)多少克“毒鼠强”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9.2g酒精(C2H5OH)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_________。(本小题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并作答,只写计算结果的不给分)
3.单选题- (共16题)
7.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 |
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
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出氧气 |
8.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m | 20 | 20 |
反应后质量/g | 2 | 待测 | 32 | 26 |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
B.乙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 |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9.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
C.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氧气的沸点比氮气低 |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Mg+O2=MgO B. 4Fe+3O2=2Fe2O3
C. 2KMnO4
K2MnO4+MnO2+O2↑ D. 2H2O
2H2+ O2↑
A. Mg+O2=MgO B. 4Fe+3O2=2Fe2O3
C. 2KMnO4


13.
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蚁酸是氧化物 |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D.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14.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和癌症。过量摄入会引起毒,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 )
A.核电荷数为79 | B.核外电子数为34 |
C.质子数为34 | D.中子数为45 |
15.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
1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20.
鉴别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空气四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
C.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4.选择题- (共4题)
5.填空题- (共4题)
25.
下列物质①空气②红磷③四氧化三铁④石灰水⑤液氧⑥蒸馏水⑦高锰酸钾⑧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2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__,2个铵根离子____,3个镁离子____,2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______;
(4)NH4NO3中划线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1)氩气__,2个铵根离子____,3个镁离子____,2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______;
(4)NH4NO3中划线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27.
图中A. B. 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_______;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_________。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表示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

(1)A中x= _______;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_________。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表示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
28.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请完成下列填空:在符号 ①Fe2+ ②2NH3 ③NO2 ④2Na+中,“2”的意义各不相同。其中(用序号回答):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 | B.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的是______; |
C.表示离子数目的是_______; |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__。 |
6.实验题- (共2题)
29.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BaCl2+Na2SO4=2NaCl+BaSO4↓
小李的实验: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BaCl2+Na2SO4=2NaCl+BaSO4↓
小李的实验: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