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不知呼吸进了多少氧气啊,今夕一起做实验,看看我们一口气也吞掉多少氧气。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空气组成角度:某同学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步骤: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
③误差分析:发现实验结论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A.装置漏气 B.实验时使用的红磷过量
C. 实验时插入燃烧匙的速度太慢,集气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D. 红磷熄灭后没等集气瓶冷却就立刻打开弹簧夹
(2)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2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标号)。
(3)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图3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填化学式)。
②Ⅱ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从空气组成角度:某同学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步骤: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
③误差分析:发现实验结论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A.装置漏气 B.实验时使用的红磷过量
C. 实验时插入燃烧匙的速度太慢,集气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D. 红磷熄灭后没等集气瓶冷却就立刻打开弹簧夹
(2)从微观角度:用“



①用“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2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标号)。
(3)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图3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填化学式)。
②Ⅱ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2.计算题- (共1题)
2.
计算题,你上周才学的吧,经过各位大师的指点,相信大家对步骤了如指掌了。完整的解题步骤,就像人生一样,要仔细走好每一步,让自己的未来不留遗憾。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2)常用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写物质名称),生活中可用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若要产生200kg的氢气,需要多少水________?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2)常用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写物质名称),生活中可用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若要产生200kg的氢气,需要多少水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不要怕,它其实就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没有中子,B元素的原子第二层上的电子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C+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D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的和比第二层电子数多1。则:A元素的名称是_____,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是______,C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写出C、D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9题)
4.
变化是随时都在进行,不变的是追求梦想的心,心中有梦想,奋斗有方向,脚下有力量。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石器 | B.烧制陶瓷 | C.粮食酿酒 | D.使用火药 |
5.
不管考试结果如何,一定要保持自己一直努力前进的心,传承我们一直“优秀”的基因。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C.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2H6O |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6.
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后,才知道,反应物有可能是过量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直接对所有事情做加法,痛苦做减法,幸福做加法!已知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
7.
水会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幸福是守恒的,珍惜幸福,珍爱每一天。 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质量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2 | 28 | 2 | 1 |
反应后质量/g | 13 | 4 | 2 | 未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 | B.B物质是生成物 |
C.C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 D.反应后D的质量是13g |
9.
在浮躁的年龄,选择让自己静下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坚持自己的梦想。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A | B.B | C.C | D.D |
12.
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要用心去感悟身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涉及到五种物质 | B.反应物可能是氧化物 |
C.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总数不变 |
14.
用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成绩成为稳定优异结构,不受外界的干扰!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 |
B.钙元素的离子核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 |
C.钙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为20 |
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08 |
15.
每一个结论背后,都有鲜活的例子在旁边证明,就像每一次懒惰都有失败来买单。下列概念或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 D.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
18.
过氧乙酸常用来配制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三个氧原子构成的 |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g |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3 |
19.
只有付出了百倍努力,才会有成功的喜悦,他们是等量的。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已知X、Y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2Y3 | B.X2Y5 | C.X3Y4 | D.X2Y7 |
20.
智慧人生,需要懂得取舍。葡萄糖(C6H12O6)、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48g | B.72g | C.144g | D.无法计算 |
22.
放飞自我,使出洪荒之力,胜战初三。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
5.填空题- (共1题)
23.
题短分好骗,空空请珍重,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碳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2)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3)2个铝离子__________
(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5)二氧化硅______(6)硫酸钠_______
(1)碳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2)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3)2个铝离子__________
(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5)二氧化硅______(6)硫酸钠__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4.
又到了,大家最喜欢的气体的制取了,一切套路中,请你回城中。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B、D装置制取O2,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O2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可能漏气
B.药品用量可能不足
C.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
D.药品可能失效
(3)过滤回收H2O2溶液制O2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玻璃棒 B.酒精灯 C.烧杯 D.漏斗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4)已知:氨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用装置E收集氨气,则氨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学习小组欲从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回收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资料卡片)Ⅰ.KMnO4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溶液有OH-存在为碱性条件,比如氢氧化钠溶液就为碱性)中的 KMnO4溶液会有部分KMnO4和H2O反应,生成MnO2;
Ⅱ.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KMnO4,MnO2和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MnO2↓+4KOH
(实验方案)

①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固体溶解;b.有少量不溶物出现; c._____。
②回收物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静置后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在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过滤前滤纸完好无损),原因是______
④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MnO4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⑤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
⑥加热31.6g 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
A.8.7g B.11.5g C.12.8g D.28.4g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B、D装置制取O2,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O2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可能漏气
B.药品用量可能不足
C.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
D.药品可能失效
(3)过滤回收H2O2溶液制O2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玻璃棒 B.酒精灯 C.烧杯 D.漏斗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4)已知:氨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用装置E收集氨气,则氨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学习小组欲从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回收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资料卡片)Ⅰ.KMnO4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溶液有OH-存在为碱性条件,比如氢氧化钠溶液就为碱性)中的 KMnO4溶液会有部分KMnO4和H2O反应,生成MnO2;
Ⅱ.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KMnO4,MnO2和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MnO2↓+4KOH
(实验方案)

①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固体溶解;b.有少量不溶物出现; c._____。
②回收物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静置后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在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过滤前滤纸完好无损),原因是______
④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MnO4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⑤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
⑥加热31.6g 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
A.8.7g B.11.5g C.12.8g D.28.4g
25.
题目略长,不要仿徨,套路不深,何必当真,做个实验,现在出发。若干年前,不法分子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以提高奶粉中含氮量的造假事件在全国引起轰动,他们为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查询资料)工业上用尿素[CO(NH2)2]为反应物,以氧化铝为催化剂,在380℃的温度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和另外两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其中一种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NH3不会与石灰水反应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上述混合气体的成份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A:CO2和NH3 猜想B:O2和NH3 猜想C:N2和SO2
(1)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排除猜想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图的装置来验证混合气体:(提示:酚酞溶液是酚酞固体溶解在酒精中配制而成,澄清石灰水是将氢氧化钙溶解在水中配制而成)

(实验现象)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酚酞溶液无变化;乙: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定猜想_________成立,甲、乙现象的对比还可证明NH3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3)奶粉中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目前检测蛋白质的主要手段是检测牛奶中的含氮量。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提高奶粉中的含氮量,从而造成蛋白质含量合格的假象。试计算:合格牛奶的含氮量≥0.46%,向每桶重1000g含氮量为0.36%的不合格牛奶中加入6.3g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该牛奶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检测为合格奶粉
(查询资料)工业上用尿素[CO(NH2)2]为反应物,以氧化铝为催化剂,在380℃的温度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和另外两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其中一种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NH3不会与石灰水反应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上述混合气体的成份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A:CO2和NH3 猜想B:O2和NH3 猜想C:N2和SO2
(1)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排除猜想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图的装置来验证混合气体:(提示:酚酞溶液是酚酞固体溶解在酒精中配制而成,澄清石灰水是将氢氧化钙溶解在水中配制而成)

(实验现象)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酚酞溶液无变化;乙: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定猜想_________成立,甲、乙现象的对比还可证明NH3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3)奶粉中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目前检测蛋白质的主要手段是检测牛奶中的含氮量。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提高奶粉中的含氮量,从而造成蛋白质含量合格的假象。试计算:合格牛奶的含氮量≥0.46%,向每桶重1000g含氮量为0.36%的不合格牛奶中加入6.3g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该牛奶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检测为合格奶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