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4题)
1.
A、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只能发生下式所示化学反应A+B = C,现将a g A和b g B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可能为(_____)
A、大于(a+b)g B、等于(a+b)g C、大于或等于(a+b)g D、___________
A、大于(a+b)g B、等于(a+b)g C、大于或等于(a+b)g D、___________
3.
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______)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外有92个电子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外有92个电子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______)
A、A B、B C、C D、D
| 事实 | 解释 |
A | 氧气用于金属切割 | 氧气具有可燃性 |
B | 石墨用来制取金刚石 | 石墨中的碳原子可以重新排列 |
C | 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 | 碳的化学性质在任何条件都不活泼 |
D | 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预先要留少量水 | 防止高熔落物_______ |
A、A B、B C、C D、D
2.计算题- (共1题)
5.
“石头纸”就是用磨成粉末的石头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这种纸防水坚固不易燃烧,最重要的是不用砍树造纸,非常环保。日程表、便签纸等东西都是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低碳“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和盐酸反应):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2)在烧杯_______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⑤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88 | 1.76 | X | 3.52 | 3.52 |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2)在烧杯_______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1)天然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黑球表示碳原子,花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

① 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甲烷分子由___________构成。
② 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1)天然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黑球表示碳原子,花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

① 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甲烷分子由___________构成。
② 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7.
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D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4)上述A-D四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1)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D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4)上述A-D四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推断题- (共1题)
8.
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 B_______
(2)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 B_______
(2)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探究题- (共1题)
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浓硫酸起吸收水分干燥气体的作用)进行探究。

(1)已知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____。
(2)要干燥反应装置内生成出来的气体,则导管a应与___(选填“b”或“c”) 端导管口连接。
(3)对红热的铁(Fe)与水蒸气(H2O)反应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
(4)请你结合上述连接后的装置图,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对猜想二生成的气体进行验证,并把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现象填入下表。

(1)已知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____。
(2)要干燥反应装置内生成出来的气体,则导管a应与___(选填“b”或“c”) 端导管口连接。
(3)对红热的铁(Fe)与水蒸气(H2O)反应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
(4)请你结合上述连接后的装置图,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对猜想二生成的气体进行验证,并把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现象填入下表。
操作方法 | 现象 | 结论 |
_______ | _______ | 猜想正确 |
6.单选题- (共9题)
11.
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很难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在氧气燃烧 | 反应温度 |
C |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块状碳酸钙跟稀硫酸反应很难完全而粉末状可以反应完全 | 反应物的种类 |
A.A | B.B | C.C | D.D |
12.
酒驾危害大家都知晓,但司机酒驾屡见不鲜,必须加强监管。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CrO3 | B.Cr2O3 | C.Cr2S3 | D.CrSO3 |
16.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做导电实验 |
B.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个冷碟,碟上出现黑色粉末,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
C.用盐酸和石灰水证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 |
D.用矿泉水和干燥木炭验证木炭的吸附性 |
7.填空题- (共3题)
20.
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试问该物质由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个原子。该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请按要求填空(填上述相应物质的字母,不重复使用):
(1)目前我市正广泛使用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_;
(2)常用于冰箱除臭的是__________;
(3)可作霓虹灯填充气的是___________;
(4)用于冷藏保存食品的是________;
(5)可用于乡村或野外净水的是________;
(6)应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
A.明矾 | B.活性炭 | C.天然气 | D.氧气 E、稀有气体 F、干冰 |
(1)目前我市正广泛使用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_;
(2)常用于冰箱除臭的是__________;
(3)可作霓虹灯填充气的是___________;
(4)用于冷藏保存食品的是________;
(5)可用于乡村或野外净水的是________;
(6)应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22.
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某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 ;b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③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
(4)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 ;b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③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
(4)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4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