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0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流程题(共1题)

1.
“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化学肥料之后,打算利用空气制取化学肥料,其流程如图所示:

(1)利用空气制得N2和O2属于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从微观角度解释 NO 和 N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
(3)请写出Ⅰ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Ⅲ中,存在两个反应,HNO3是唯一产物。其中一个是:4NO + 3O2 + 2H2O ═ 4HNO3,另一个是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了12g石灰石的样品,与100g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反应,并称得整个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
(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很软,原因是__________;
(2)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点燃氢气,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
(5)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6)人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

4.推断题(共1题)

4.
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难溶性固体物质,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B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由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能供给呼吸,则由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某兴趣小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很多因素都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于是,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
(查阅资料)浓盐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过程)(注:盐酸足量)

(实验分析)
(1)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要探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3)除盐酸浓度大小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两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_。
(实验结论)
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与甲比较,对丙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试管中最终剩余液体的质量更小
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6.单选题(共16题)

6.
在物理变化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A.溶液变色B.发光发热C.有新物质生成D.物质体积膨胀
7.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后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8.
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9.
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B.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D.铜在空气中加热
10.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
11.
丙烯酸是合成“尿不湿”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丙烯酸(C3H4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酸属于氧化物B.丙烯酸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C.丙烯酸含有氧分子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 : 2
12.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糖水D.石灰石、金刚石
13.
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
A.+2B.+3C.+6D.+7
14.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5.
小红的笔记本中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
C.纯净的氢气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6.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不影响该项检测结果的是
A.金属回收B.垃圾焚烧C.汽车尾气D.工业废气
17.
如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实验时,大试管中红色粉末变黑
C.该反应中CuO中的氧被C夺去
D.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8.
为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可使气体
A.通入灼热的氧化铜B.通过燃着的酒精灯
C.通过澄清石灰水D.静置一段时间后缓慢倒出上层气体
19.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饭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20.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相似B.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属于同种物质D.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21.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闻气体气味
C.读取液体体积D.熄灭酒精灯

7.选择题(共2题)

22.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23.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8.填空题(共4题)

24.
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如图中海水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填离子符号)构成的;图中水循环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上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_______(选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25.
下列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氧原子__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3)氢分子_______________;
(4)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_____。
26.
图A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图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该元素在图A中的位置是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图C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它与铝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从下面五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将其字母代码填入空格中:
A.石墨B.氧气C.二氧化硫D.镁粉   E.活性炭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_;
(2))能用于吸附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__;
(3)可用于制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
(4)鞭炮爆炸后产生污染空气的刺激性气体是____________;
(5)用来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_____。

9.实验题(共1题)

28.
下面是实验常用仪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装置C(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制取CO2,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
(3)若将装置G装满水,排水法收集O2,O2应由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5)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g/L,空气的密度约为l.3g/L,且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在A~F之间选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