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金属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材料,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如图1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比铝元素少一个周期多一个族的元素是_____。
(2)为了验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该同学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
②自选四种试剂,另外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所用试剂即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如图3装置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
①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要证明实验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还需将装置如何改进_____?
(4)金属钛生产的主要方法是在保护气中加热镁和四氯化钛的混合物使其发生置换反应。若要生产12t金属钛,理论上需要四氯化钛的质量为多少_____?

(1)如图1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比铝元素少一个周期多一个族的元素是_____。
(2)为了验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该同学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
②自选四种试剂,另外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所用试剂即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如图3装置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
①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要证明实验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还需将装置如何改进_____?
(4)金属钛生产的主要方法是在保护气中加热镁和四氯化钛的混合物使其发生置换反应。若要生产12t金属钛,理论上需要四氯化钛的质量为多少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E均为氧化物,且B、E组成元素相同,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C的化学式是_____;B的一种用途是_____;B→E反应过程中会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由B转化为A化学方程式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中a 端表示_____极,b端表示_____极。
(2)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图中表明实验是_____(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4)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
(1)此装置中a 端表示_____极,b端表示_____极。
(2)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图中表明实验是_____(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4)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

4.
在日常生活中,水往往被用来灭火,可在滴水点火实验中,水却可以生火:“用干燥的脱脂棉包住约 0.2g Na2O2粉末(提示:2Na2O2+2H2O=4NaOH+O2↑),放在石棉网上,滴几滴水,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起来。”要让实验成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脱脂棉的干燥程度,用量和松紧程度;水滴加的量。请你结合燃烧条件,解释一下这个实验的成功秘诀。
4.计算题- (共1题)
5.
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程为_____mL的量筒,量取_____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5.单选题- (共14题)
7.
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H2+Cl2=2HCl | B.2CO+O2=2CO2 |
C.N2+3H2=2NH3 | D.2NO+O2=2NO2 |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 |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 |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火 |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熔点 |
B.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
C.向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
D.生煤火炉时,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
16.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
18.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
19.
“5.31”林甸大火和“6.3”德惠大火给全国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
B.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C.火灾中自求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D.加油站内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
6.选择题- (共3题)
7.填空题- (共5题)
23.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①写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并标出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NO2:_____,_____Fe2O3: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_____甲烷:_____氢氧化钠:_____酒精:_____.
(2)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①写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并标出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NO2:_____,_____Fe2O3: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_____甲烷:_____氢氧化钠:_____酒精:_____.
24.
(1)成语“点石成金”比喻化腐朽为神奇,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是_____
(2)“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现有一种含碎菜叶、塑料薄膜和泥沙且有一定异味的生活污水(成分已做了简化).运用你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①欲除去此污水中的菜叶、塑料薄膜和泥沙,可采用_____方法.
②通常使用_____除去污水中的异味.
③此污水经过去渣、除异味处理后,可以用于冲厕所、洗车和灌溉绿地等,此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是____(合理即可).
(2)“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现有一种含碎菜叶、塑料薄膜和泥沙且有一定异味的生活污水(成分已做了简化).运用你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①欲除去此污水中的菜叶、塑料薄膜和泥沙,可采用_____方法.
②通常使用_____除去污水中的异味.
③此污水经过去渣、除异味处理后,可以用于冲厕所、洗车和灌溉绿地等,此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是____(合理即可).
25.
试根据物质(或粒子)的组成或结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1)钠原子和氯原子: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_____
(3)酸溶液和碱溶液:_____
(4)铜和黄铜:_____.
(1)钠原子和氯原子: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_____
(3)酸溶液和碱溶液:_____
(4)铜和黄铜:_____.
26.
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流程中得到粗盐和母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
(2)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粗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由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1)流程中得到粗盐和母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
(2)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粗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由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7.
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受损。
(1)请你推测该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该元素的原子其核内中子数为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
(1)请你推测该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该元素的原子其核内中子数为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