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实验兴趣小组对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剩余的滤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知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溶质只含有氯化钙和氯化氢两种物质,为了探究各成分的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2)写出求解溶液中氯化氢质量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4)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至80 g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__(填化学式);
(5)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1)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2)写出求解溶液中氯化氢质量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4)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至80 g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__(填化学式);
(5)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其中A是一种氧化物,并且是初中常见的一种液体。

(1)若B、C、D、E四种物质通常是气体,A还能生成E,D可用作燃料,请回答:
①写出B、C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C___________。
②D与E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2)若B、C、D、E四种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B、C、D都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E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①写出C、E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E__________。
②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若B、C、D、E四种物质通常是气体,A还能生成E,D可用作燃料,请回答:
①写出B、C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C___________。
②D与E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2)若B、C、D、E四种物质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B、C、D都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E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①写出C、E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E__________。
②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初中化学常见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1)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可能是Ca(OH)2或①________(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2)探究二:碳酸钠溶液和M溶液反应过滤后,所得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1: NaOH和Na2CO3
猜想2:④_______
猜想3 :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1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结论进行评价⑤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1)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可能是Ca(OH)2或①________(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②_______ | ③_________ | M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 |
(2)探究二:碳酸钠溶液和M溶液反应过滤后,所得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1: NaOH和Na2CO3
猜想2:④_______
猜想3 :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1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1不成立 |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结论进行评价⑤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取少量滤液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 | ⑥________ | 猜想3成立 |
步骤二:⑦____________ | 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
4.单选题- (共15题)
5.
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溶洞的形成:Ca(HCO3)2=CaCO3↓+H2O+CO2↑分解反应 |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复分解反应高温 |
C.高炉炼铁的原理:Fe2O3+3CO![]() |
D.实验室里用纯碱制取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
6.
酚酞试液是比较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之一,酚酞是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它的化学式是C20H14O4,关于酚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
B.酚酞分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C.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10:7:2 |
D.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 |
7.
取质量为30.6g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干,得到固体33.3g,则原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33. 3% | B.66. 7% | C.65. 4% | D.80% |
8.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降而增减 |
B | 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颜色不同 | 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 |
C | 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 溶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D | 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 氢氧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
B.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铜,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溶液 |
D.将鸡蛋壳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明显现象 |
10.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70多种 |
B.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使用天然气可以防止温室效应 |
C.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都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D.除海水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也是氯化钠的来源 |
1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实验方法 |
A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 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 ②加足量水观察是否溶解 |
B | 铁丝和铝丝 | ①伸入硫酸铜溶液中 ②观察颜色 |
C | 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 | ①分别加入酚酞溶液 ②分别加入纯碱观察现象 |
D | 稀盐酸与稀硫酸 | ①伸入木条立即观察 ②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2.
为了加快哈尔滨的发展,市政府决定投资65.37亿元,利用4年工期,进行哈尔滨站改造工程,把哈尔滨枢纽打造成为现代化铁路交通枢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站改造过程中使用了许多钢筋、水泥和玻璃等金属材料 |
B.在建设中用熟石灰和沙子混合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
C.车站改造后,利于高铁列车和动车的停留,高铁列车和动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D.铁轨的铺设使用了质量较好的不锈钢 |
1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性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应于P点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比均为1:5 |
B.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 |
C.t1℃时,用10克a加水可以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5%的a溶液 |
D.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b<a |
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得某地雨水的pH小于7,则该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
B.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是0.5~1.9 |
C.火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
D.摄入食盐中的氯离子可在胃液中起到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作用 |
17.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含有小苏打的药剂来治疗胃酸过多 |
B.人被蚊虫叮咬后,涂一些肥皂液可减轻痛痒 |
C.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
D.用洗发剂洗发后,用呈碱性的护发剂护理头发 |
5.填空题- (共4题)
19.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外表大部分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请回答:

(1)神舟十一号升空,所依靠的正是化学推进剂。化学推进剂包含了燃料和氧化剂,燃料为飞船提供燃烧的物质以产生热排气,氧化剂则为燃烧的过程提供氧。请分析此飞船运行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
(2)舱内需要的氧气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在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同时还生成碳酸钠,请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此反应的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②__________。
(3)宇宙飞船的天线具有形状记忆的功能,是用______合金制造的(填字母)。

(1)神舟十一号升空,所依靠的正是化学推进剂。化学推进剂包含了燃料和氧化剂,燃料为飞船提供燃烧的物质以产生热排气,氧化剂则为燃烧的过程提供氧。请分析此飞船运行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
(2)舱内需要的氧气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在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同时还生成碳酸钠,请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此反应的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②__________。
(3)宇宙飞船的天线具有形状记忆的功能,是用______合金制造的(填字母)。
A.铁、鉻、镍 | B.铝、镁 | C.钛、镍 |
20.
下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的微观模拟过程,请据图回答:

(1)看出B图是错误的,微观依据是_____________;
(2)C图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
(3)写出A→B过程的微观实质为___________。

(1)看出B图是错误的,微观依据是_____________;
(2)C图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
(3)写出A→B过程的微观实质为___________。
21.
(1)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复分解反应发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酸、碱、盐之间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请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根据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进行分类,参照实例完成下列内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BaCl2 + H2SO4——-___________
②KNO3 + H2SO4 —— __________
③NaCl + Cu(OH)2—— __________
④CaCO3 + HCl ——__________
⑤NaCl+Ca(OH)2——__________
⑥BaSO4 + AgNO3 ——__________
(2)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_________(填“A”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
请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根据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进行分类,参照实例完成下列内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BaCl2 + H2SO4——-___________
②KNO3 + H2SO4 —— __________
③NaCl + Cu(OH)2—— __________
④CaCO3 + HCl ——__________
⑤NaCl+Ca(OH)2——__________
⑥BaSO4 + AgNO3 ——__________
(2)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_________(填“A”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

22.
初四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忙碌,每天清晨都会看到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早餐,妈妈既是一位“美食家”,又是一位“化学家”,在厨房锅碗瓢盆的碰撞中,发生着很多奇妙的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厨房”中的化学问题:

(1)金属做锅,主要利用的物理性质是①______;家用铁锅多为生铁,用完后擦洗不净常会生锈,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餐具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 作用;烧开水的水壶用久后内壁会出现水垢,水垢可以用厨房中物质(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来去除;

(3)食盐是厨房中重要的调味品,但不宜食用过多,每人每天约需食盐的质量是 ______;用食盐腌渍的食品不仅风味独特,还可以 ______;、

(4)在制作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时,往往要在面团中加入发酵粉,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其原理是:______ ,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从而使面食疏松多孔

(1)金属做锅,主要利用的物理性质是①______;家用铁锅多为生铁,用完后擦洗不净常会生锈,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餐具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 作用;烧开水的水壶用久后内壁会出现水垢,水垢可以用厨房中物质(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来去除;

(3)食盐是厨房中重要的调味品,但不宜食用过多,每人每天约需食盐的质量是 ______;用食盐腌渍的食品不仅风味独特,还可以 ______;、

(4)在制作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时,往往要在面团中加入发酵粉,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其原理是:______ ,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从而使面食疏松多孔

6.实验题- (共1题)
23.
实验室现有碳酸钠粉末、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木块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制取氧气,需要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将药品中的___________替换成______________ ,还可采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替换药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水,将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液封,用弹簧夹夹紧导管上的乳胶管,此时长颈漏斗和锥形瓶中液面相平,然后用手心握住锥形瓶的外壁,会看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这是因为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________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4)请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

(1)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制取氧气,需要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将药品中的___________替换成______________ ,还可采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替换药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水,将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液封,用弹簧夹夹紧导管上的乳胶管,此时长颈漏斗和锥形瓶中液面相平,然后用手心握住锥形瓶的外壁,会看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这是因为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________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4)请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