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大聂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99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计算题(共1题)

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东和小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小东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小军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军的计算过程和结果______。
(3)小东和小军经过反复实验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小军结果吻合,请分析小东开始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天然气燃烧C.手机屏破碎D.酒精挥发
3.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探究分子间有间隙
区分硬水和软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B.BC.CD.D
4.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描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可以再分D.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
5.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必须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和H
D.因为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KClO3是氧化物
6.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8.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b
C.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D.图中d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9.
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3/8/30/1568515140493312/1568515144417280/STEM/8eac079a303a4fdf8db8e348998f1d2d.png]
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10.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B.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个数比为6∶8∶6
11.
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H2中的“2”表示二个氢原子
C.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C.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14.
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
15.
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3.选择题(共1题)

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在探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时,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蜡烛B始终不能和蜡烛A的像重合:

4.填空题(共2题)

17.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    (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3)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X,同时生成固体Y.X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4X+Y.则X的化学式为    ,Y的化学式为    
18.
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2)2个铜原子________;
(3)四氧化三铁________;(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6)铝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5.实验题(共3题)

19.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A仪器名称是______,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
实验验证:______.______.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以上结论,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步骤为
(1)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2)完成实验二;
(3)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
(4)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20.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________;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________(填“b”或“c”) ;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_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__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21.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是利用其________。
(2)建设新农村后,村民已经用上自来水,加入________可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3)实验室通常用如图装置来电解水,当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时,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mL。
(4)下列做法有利于节水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B.用大量水冲洗汽车C.用淘米水浇花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5)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