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6题)
2.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______
(2)康康同学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为什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______
(2)康康同学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为什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
在实验室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

(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示意图可得到:“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不变”的结论,还能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请写一条)。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示意图可得到:“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不变”的结论,还能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请写一条)。
6.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请根据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以下问题:
(1)目前为止,自然界单质的数目140多种,而元素种类仅110余种的原因_________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_________
(1)目前为止,自然界单质的数目140多种,而元素种类仅110余种的原因_________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7.
.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

(1)由D形成的合金有_______(填写两种即可);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C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由D形成的合金有_______(填写两种即可);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C

3.单选题- (共13题)
9.
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③⑤⑦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⑤⑥ | D.②④⑥⑦ |
10.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l2+2NaBr═2NaCl+Br2 | B.2Mg+CO2![]() |
C.2Na+2H2O═2NaOH+H2↑ | D.CO2+H2O═H2CO3 |
11.
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A.14∶11 | B.11∶14 | C.7∶11 | D.11∶7 |
12.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2N2O4=2X↑+ 3N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A. X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13.
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自来水 冰水混合物 | B.黄铜 净化后的空气 |
C.液氧 金刚石 | D.五氧化二磷 澄清石灰水 |
15.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人类呼吸,所以空气中氧气浓度越高越好 |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
18.
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 |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
19.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镁在氧气中燃烧 |
B.向少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
C.向一定量铁粉和铝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
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
D.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是质子数相同 |
4.填空题- (共3题)
22.
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和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的2种物质是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工农业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是_______(填写一种即可)。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和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的2种物质是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工农业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是_______(填写一种即可)。
23.
学习的目的是在于应用.请根据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____形状的固体.
(3)过滤是化学常用的基本操作,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活中常用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____形状的固体.
(3)过滤是化学常用的基本操作,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4.
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
(2)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3)①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__(填字母)
②已知某气体可用E装置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应从__口进(填“a”或“b”).
③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__
(5)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__.
(6)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混合物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有不同的比例要求.取25g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14.55g.计算样品中活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
(2)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3)①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__(填字母)
②已知某气体可用E装置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应从__口进(填“a”或“b”).
③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__
(5)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__.
(6)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混合物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有不同的比例要求.取25g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倒入稀盐酸,当倒入100g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烧杯内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14.55g.计算样品中活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6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