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单质,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两种气体,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

(1)甲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丁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
(2)乙和丙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由丙转化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丁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
(2)乙和丙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由丙转化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氧气由氧原子构成,右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2)在实验室可用下图的某些装置来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有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想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可选用__________装置。
④D装置还可以用于收集二氧化碳,也可用于收集氧气,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可用来制取氧气,某同学称取27.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得试管内剩余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质量为17.4g。求:①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质量为___________;②参加反应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③反应后17.4g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到0.1%)。
(1)氧气由氧原子构成,右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 |
B.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D.氧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常为-2价 |

①写出图中标有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想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可选用__________装置。
④D装置还可以用于收集二氧化碳,也可用于收集氧气,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可用来制取氧气,某同学称取27.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得试管内剩余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质量为17.4g。求:①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质量为___________;②参加反应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③反应后17.4g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到0.1%)。
3.简答题- (共3题)
3.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分析示意图可得到:“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不变”的结论,还能得到___________的结论(请写一条)。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分析示意图可得到:“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不变”的结论,还能得到___________的结论(请写一条)。
4.
请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金秋十月,开封城处处都能闻到怡人的菊花香气,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将25m3石油气可加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金秋十月,开封城处处都能闻到怡人的菊花香气,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将25m3石油气可加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化学实验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现象或结果产生影响。
(1)钢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生锈。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更大、更明亮。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钢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生锈。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更大、更明亮。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7.
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 ( )
A.①②⑤⑥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⑤⑦ | D.②④⑥⑦ |
8.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O2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C3H8O | O2 | CO2 | H2O | R |
反应前质量/g | 10.0 | 19.2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1.0 | 0 | 13.2 | 10.8 | 待测 |
A.R中一定含有碳、氧元素 |
B.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
C.R中一定含有碳、氢和氧元素 |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 |
9.
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它是食物中常用的甜味剂。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 B.一个蔗糖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和11个水分子 |
C.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D.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 |
1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
B.因为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会爆炸,所以点燃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
C.因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都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14.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获得,他们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而获奖。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之一,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青菜、番茄 | B.土豆、大米 | C.牛奶、豆浆 | D.果汁、可乐 |
5.填空题- (共6题)
16.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Cu2(OH)2CO3],则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装波尔多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位同学想用实验验证镁、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们设计了两种可行的实验方案,请分别写出这两种方案所需的物质。
方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Cu2(OH)2CO3],则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装波尔多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位同学想用实验验证镁、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们设计了两种可行的实验方案,请分别写出这两种方案所需的物质。
方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镁条放入二氧化碳中,镁条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镁条放入二氧化碳中,镁条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2012年12月31日,山西某化工集团公司发生苯胺泄漏事故,使河北、河南的部分水体到污染。苯胺的化学式为C6H5NH2,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环保部门利用活性炭对水中含有的苯胺污染物进行清理,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其主要成分是Ca(ClO)2,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0.
按照要求填写下列内容:
(1)我校食堂使用铁锅炒菜,铁锅炒菜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
(2)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取用红磷量偏多,则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校食堂使用铁锅炒菜,铁锅炒菜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
(2)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取用红磷量偏多,则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