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8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9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同学在探究生铁中铁的含量时,取11.5g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杂质不溶于稀硫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1.1g,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 = FeSO4 + H2↑)
(1)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精确到0.1%)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且含有地壳中含量第四的元素,D、E为金属单质,B、C为气体,且B有毒。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注明。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实验过程)
步骤Ⅰ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实验无明显现象,用“√”表示实验有明显现象,(见表);

记录表A处应填写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由步骤Ⅰ和Ⅱ可判断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欣同学认为除了以上实验方案以外,在老师提供的药品中(金属已打磨):铁片、铜片、镁片、FeCl2溶液、CuCl2溶液、MgCl2溶液,只选三种药品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她选用的药品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组合即可)

4.单选题(共14题)

4.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36
6
18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6:1D.丙一定是化合物
5.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丙、丁属于氧化物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是氧化反应D.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6.
下面是小南同学写的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注明的反应类型,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2KClO32KCl + 3O2↑分解反应B.CO+CuO=Cu+CO2 置换反应
C.Mg+O2MgO2化合反应D.H2+CuO=Cu+H2O 置换反应
7.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核内中子数目B.核内质子数目C.核外电子数目D.相对原子质量
8.
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3 C. +4 D. -4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铜丝插入硫酸铝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变为淡蓝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镁条在稀盐酸中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10.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铁粉
铜粉
过量稀硫酸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N2
O2
通过炽热的木炭
 
A.AB.BC.CD.D
11.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铝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小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好
C.部分浸入水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12.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Z>X>YB.Z>Y>XC.X>Y>ZD.Y>Z>X
13.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物质溶解时一定放出热量
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1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5.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也可以燃烧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森林起火时,可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使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6.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02与粉尘排放
17.
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

5.填空题(共5题)

18.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硝石粉(KNO3)、硫粉按一定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点燃黑火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S+2KNO3  K2S+X+3CO2↑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铜在潮湿的环境下溶液发生锈蚀产生铜绿,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则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湘江被称为长沙人民的“母亲河”,长沙市民生活所用的自来水就是取自湘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湘江水是___________(“混合物”或“纯净物”);
(2)活性炭能除去湘江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
(3)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甲烷__________;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1.
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可以将该气体转化成氧气。
(2)“低碳生活”是人们倡导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写出一个属于“低碳生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点A所对应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当温度为_____℃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6.实验题(共1题)

23.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原理为: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序号)。
(3)装置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