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

(1)若常温下,A为无色有气味的液体,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A的化学式_________ 。
(2)若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加入二氧化锰时能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若常温下,A为无色有气味的液体,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A的化学式_________ 。
(2)若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加入二氧化锰时能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其操作步骤如下:
(1)取一片铜片,用砂纸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光亮的红色;
(2)用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立即伸入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表面变成_____ 色,用到的夹持仪器是_____(填名称);
(3)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再将经过(2)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4)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种仪器;

(5)加热大试管,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先移走导管,后停止加热;若“先”、“后”颠倒,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待试管冷却后,取出铜片,洗净后观察;铜片表面埋入木炭粉的部分_______.
(1)取一片铜片,用砂纸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光亮的红色;
(2)用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立即伸入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表面变成_____ 色,用到的夹持仪器是_____(填名称);
(3)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再将经过(2)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4)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种仪器;

(5)加热大试管,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先移走导管,后停止加热;若“先”、“后”颠倒,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待试管冷却后,取出铜片,洗净后观察;铜片表面埋入木炭粉的部分_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常见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发现和研究更多的金属。
(1)人们习惯上称为“五金”的金、银、铜、铁、锡中,把金属______(填元素符号)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金属活动性由_____(填“强到弱”或“弱到强”)的顺序。

(2)根据上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实验A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
②实验B中可观察到铁片的表面 _________现象。
③实验C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______处。(填“a”或“b”或“c”)
(3)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根据上表中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 。
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1)人们习惯上称为“五金”的金、银、铜、铁、锡中,把金属______(填元素符号)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金属活动性由_____(填“强到弱”或“弱到强”)的顺序。

(2)根据上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实验A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
②实验B中可观察到铁片的表面 _________现象。
③实验C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______处。(填“a”或“b”或“c”)
(3)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 Na | Cu | Al | Fe |
熔点(℃) | 97.5 | 1083 | 660 | 1535 |
沸点(℃) | 883 | 2595 | 2200 | 3000 |
根据上表中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 。
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4.单选题- (共10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Al﹥Si |
D.V1mL水和V2mL酒精混合得到V3mL溶液:V1+ V2= V3 |
10.
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 A B. B
鉴别物质 | 实验方法 |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
B.镁和锌 |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D.活性炭和氧化铜 |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A. A B. B
A.C D. D |
1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
12.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C.室内着火,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 D.室内燃气泄漏可以划火柴寻找泄漏点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2题)
15.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_________ ;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
(3)硝酸银 _________ ;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 ,
(5)吸烟的烟雾中有一种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
(1)2个氮原子_________ ;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
(3)硝酸银 _________ ;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 ,
(5)吸烟的烟雾中有一种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17.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 。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