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8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2

1.综合题(共1题)

1.
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家用燃料的发展历程如图所示,括号内的物质是该燃料的主要成分。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丙烷水合物
D.等质量的甲烷和丙烷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②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在20℃101kPa下,1升一氧化碳和1升甲烷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
③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_____。
(2)乙醇(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如果92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是_____?(在答题纸上写出完整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2.简答题(共2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①请写出试管 B 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
②关于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金属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B.若反应前加入的木炭过量,生成的气体还有一氧化碳
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移出澄清石灰水
D.实验结束后,试管 A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
(2)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 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
②化合反应___。
3.
水和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所示。20℃时取18gKNO3和18gNaCl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5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充分溶解,现象如图乙所示;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图中,a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或“=”)。
②要使丙图中的NaCl溶液恰好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____gNaCl固体。
③除去固体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先加水加热溶解,再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④把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稀释成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___mL.若采用图丁所示的操作来量取水的体积(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选填“>”、“<”或“=”)3%。
(2)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下列各组固体物质能用水鉴别的是____(填字母)。
A.碳酸钙和氯化钠B.硝酸铵和氯化钠C.氯化镁和氯化钠D.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3.推断题(共1题)

4.
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Fe、Cu、Ag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A、B、C、G为单质,B为紫红色固体,D、E、F为氧化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4:1,H的水溶液为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H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金属材料密切相关。
(1)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车。为保证大桥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 施可行的是___。
A.用抗腐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造桥零部件B.刷防锈漆
C.桥身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
(2)造桥需要钢铁,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石灰石、___和热空气;钢铁材料分为生铁和钢,这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___。
(3)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 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一)生成气体可能是 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既可以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
②常温下,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③2NH3+3CuO3Cu+N2+3H2O;
④H2+CuOCu+H2O。
(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图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

①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
②A、B 实验装置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
③C 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证明有H2
(反思与评价)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 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只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
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
(结论)
①x : z=___;
②若所得灰白色固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则所得灰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
(反思与评价)
由同学认为,不属于任何数据,就可以求出x:z的值,请你说出理由___

5.单选题(共15题)

6.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B.干冰升华C.胆矾研碎D.面粉爆炸
7.
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净化装置可以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B.反应前后各分子的个数比为1:1:1:1
C.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
8.
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9.
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Ti可以用TiO2与Si共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i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TiO2在反应中失去氧,体现氧化性
10.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汞B.硫酸铜C.金刚石D.C6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吸收热量
B.造成酸雨的气体有SO2和CO2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洗涤剂常用来去除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12.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验目的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溶剂的种类
 
A.AB.BC.CD.D
13.
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C.甲和乙两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D.丁装置的作用只是检验乙处发生的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O粉末(C粉)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B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aCO3固体(CaO固体)
高温充分煅烧
D
铜粉(Fe)
加盐酸至无气泡产生,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5.
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纯水
B.用6B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C.冷碟子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D.用白糖、果汁、小苏打、柠檬酸、水自制汽水
16.
现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B.Y、X、ZC.X、Y、ZD.Z、X、Y
17.
通常状况下,颜色呈黄色的金属是
A.铁B.银C.铜D.金
18.
某同学在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时,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明显有错误的一项是
A.B.C.D.
19.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冰块B.汽油C.氯化钠D.面粉
20.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B.回收和利用废金属
C.填埋废旧电池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6.实验题(共1题)

2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控制产生氢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从A﹣F中选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现用G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K,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_____,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将装有石灰石的干燥管放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内,同时打开活塞K,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