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81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1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知道,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醋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溶液变红。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现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如图),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铜丝除了给反应加热外,还起到____________作用。
(提出问题)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SO2 猜想二:CO2 猜想三:醋酸(C2H4O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
小兵认为清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小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小华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小兰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请补充完成小兰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震荡,变蓝色(已知:乙醇遇无水硫酸铜不显蓝色)。老师告诉同学们该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乙醛(C2H40)。请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己知氧化铁不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呈黄色)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 乙组: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_并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实验时要先通C0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结束时是否需要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说明原因___________。
按方案2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___________,则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实验反思)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计算题(共1题)

3.
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放入如图1所示的锥形瓶中,再加入50g稀硫酸(酸足量),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流程题(共1题)

4.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木炭粉,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回收铜的方案如下:(已知氧化铜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_。

4.单选题(共9题)

5.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胶带粘合破损字画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C.西瓜榨成西瓜汁D.檀树皮制成宣纸
6.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硫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
B.X的化学式为SO2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D.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D.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8.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1: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
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0.
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0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锌原子的质子数为30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11.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一一分子停止运动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一分子构成不同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分子间间隔变大
D.金刚石和石墨跟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12.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B.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C.冬天取暖时,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13.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过量的红磷
B.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D.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5.填空题(共1题)

14.
中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图所示是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它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______、______。
(2)制造列车的材料有: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钢、高分子材料等。不锈钢、铝合金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材料”成“合成材料”);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3)工业上常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为原料炼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5.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C中一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净,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处通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B作为发生装置。如果把B换成C,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写1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