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有同学称取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样品,加入到盛有146.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减少了 0.3g,请问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
如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
(2)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_____。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
(2)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柴油机尾气成分和危害
柴油机尾气是指柴油发动机燃烧柴油后喷出的尾气,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怪异,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将柴油发动机排气与石棉、砒霜、黄曲霉毒素等物质一样确定在五类致癌物里等级最高的1类致癌物中,这些物质都具有高度致癌性。
柴油机主要排放物为PM(颗粒状物质)和氮氧化物NOx,而CO和碳氢化合物排放较低。
柴油机排放氮氧化物(NOx)中NO约占90%,NO2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NO无色无味、毒性不大,但高浓度时能导致神经中枢的瘫痪和痉挛,而且NO排入大气后会逐渐被氧化为NO2,它是一种①有刺激性气味、②毒性很强(毒性大约是NO的5倍)的③红棕色气体,可对人的呼吸道及肺造成损害,严重时能引起肺气肿。
材料二:柴油机尾气的处理
美国日本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发明并推广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处理柴油机尾气:在催化剂V2O5/TiO2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NH3、液氨、尿素)来“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一般可达到80~90%的脱除率。
柴油车SCR系统包括尿素罐(装载32.5%左右高纯尿素水溶液)、SCR催化反应罐。其运行过程是:当排气管中有氮氧化物时,尿素罐自动喷射尿素溶液到尾气后处理装置中,尿素在高温下分解的氨气在SCR催化反应罐中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材料三:下图是某柴油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上文中划线部分属于NO2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物理性质的是_____,
(3)写出上面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4)现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车辆尾气排放问题严重,比如农村大量使用的农用三轮车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还有个别大型载重货车主擅自拆除SCR装置等等,针对这一问题,请你为交管或环保部门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以减轻大气污染:_____________ 。
材料一:柴油机尾气成分和危害
柴油机尾气是指柴油发动机燃烧柴油后喷出的尾气,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怪异,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将柴油发动机排气与石棉、砒霜、黄曲霉毒素等物质一样确定在五类致癌物里等级最高的1类致癌物中,这些物质都具有高度致癌性。
柴油机主要排放物为PM(颗粒状物质)和氮氧化物NOx,而CO和碳氢化合物排放较低。
柴油机排放氮氧化物(NOx)中NO约占90%,NO2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NO无色无味、毒性不大,但高浓度时能导致神经中枢的瘫痪和痉挛,而且NO排入大气后会逐渐被氧化为NO2,它是一种①有刺激性气味、②毒性很强(毒性大约是NO的5倍)的③红棕色气体,可对人的呼吸道及肺造成损害,严重时能引起肺气肿。
材料二:柴油机尾气的处理
美国日本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发明并推广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处理柴油机尾气:在催化剂V2O5/TiO2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NH3、液氨、尿素)来“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一般可达到80~90%的脱除率。
柴油车SCR系统包括尿素罐(装载32.5%左右高纯尿素水溶液)、SCR催化反应罐。其运行过程是:当排气管中有氮氧化物时,尿素罐自动喷射尿素溶液到尾气后处理装置中,尿素在高温下分解的氨气在SCR催化反应罐中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材料三:下图是某柴油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 D.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 |
(3)写出上面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4)现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车辆尾气排放问题严重,比如农村大量使用的农用三轮车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还有个别大型载重货车主擅自拆除SCR装置等等,针对这一问题,请你为交管或环保部门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以减轻大气污染:_____________ 。
3.单选题- (共23题)
7.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制造一架超音速客机大约需要70%的铝及铝合金材料。下列写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铝中氯的化合价标注为 ![]() | B.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C.氢氧化铝的化学式AL(OH)3 | D.氯离子核外有13个电子 |
13.
我们做过氧气性质一系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 |
B.做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要放少量水的作用相同 |
C.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是空气中氧气浓度小 |
D.氧气在与磷、硫、铁的反应中提供氧,体现了它的氧化性 |
15.
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B.物理性质:CO2可以溶于水、CO难溶于水 |
C.化学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用途:二氧化碳用来制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
16.
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 B.刷防锈漆 |
C.船体表面镀一层金或其它不活泼贵金属 | D.给某些部位涂油 |
17.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溫下都是固体 |
B.炒完菜后,应及时除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 |
C.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组成该合金的纯金属熔点低 |
D.金厲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
23.
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氢氧化镁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
C.氢氧化镁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D.氢氧化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 |
4.选择题- (共2题)
28.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29.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5.填空题- (共1题)
30.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且生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有氧气生成,反应物是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铁参加并有氢气生成的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合反应,且生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有氧气生成,反应物是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铁参加并有氢气生成的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31.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及部分药品(药品自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⑧的名称为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 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C 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____。

(1)仪器⑧的名称为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 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C 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