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请根据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把金属锰放到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这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锌______;
(2)将铜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
中,依据______现象,证明Fe的活动性比Cu强;
(3)将铜丝放入
溶液中,或向
溶液中放入金属______,都能证明Cu的活动性比Ag强,Cu与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把金属锰放到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这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锌______;
(2)将铜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

(3)将铜丝放入



2.
根据下列图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燃烧条件中的______;

(3)实验三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
(1)实验一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燃烧条件中的______;

(3)实验三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______


3.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用铝制水壶在煤气灶或煤炉上烧水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
(2)铁制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______。
(1)用铝制水壶在煤气灶或煤炉上烧水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
(2)铁制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4.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盐酸、火柴、药匙、玻璃片、木条、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有玻璃片、A、D和______
填字母序号
,还需补充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若石灰石中有10g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
______g;
(2)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组合还能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______;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______时,开始收集,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1)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有玻璃片、A、D和______



(2)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组合还能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______;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______时,开始收集,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单选题- (共10题)
6.
下列实验的预想合理的是



A.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
B.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 |
C.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
D.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气--将气体点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即可 |
7.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
B.![]() ![]() |
C.置换反应中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定是置换反应 |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9.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 |
B.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
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在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泡沫 |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
C.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 |
D.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
13.
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Fe、Cu | B.Cu、Ag | C.Cu | D.Ag |
14.
认识燃烧和灭火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
B.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
C.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4.填空题- (共5题)
15.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
(2)利用石油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该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煤、氢气、汽油三种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
(4)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能得到的是______。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
(2)利用石油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该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煤、氢气、汽油三种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
(4)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能得到的是______。
A.甲醛![]() | B.甲醇![]() | C.尿素CO(NH2)2 |
16.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
(2)下列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______
(3)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______除味;
(4)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
(2)下列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______
A.澄清 | B.无异色和异味 | C.无细菌和病毒 |
(4)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8.
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示图中______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字母序号),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图中a、b、d三处元素中,与c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2)图中a、b、d三处元素中,与c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
19.
利用所学的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表示一个______
选填“分子”或“原子”
(2)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其______的性质;
(3)一氧化碳作燃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二氧化碳能灭火,依据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1)



(2)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其______的性质;
(3)一氧化碳作燃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二氧化碳能灭火,依据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