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目前实现煤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粗煤为原料合成甲醇的流程如下:
(2)过程Ⅲ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煤加工处理的意义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过程Ⅲ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煤加工处理的意义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简答题- (共2题)
2.
下图为模拟工业制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资料: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表示的是___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空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变化的是________。
(3)液氮与液氧相比,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
资料: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空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变化的是________。
(3)液氮与液氧相比,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
3.
活性炭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防毒面具材料的制备。为研究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对氯气(Cl2)的吸附性能,(吸附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好),科学工作者们做了系列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分析图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与氧气的反应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
(1)实验1:在燃着的酒精上方抖落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如图所示。
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作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的3根铁丝均从同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①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不预留少量水,则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
②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比直铁丝燃烧剧烈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取不同型号的铁丝进行实验(铁丝的长度、绕成的螺旋圈数等相同)。
小资料:型号为304L、304、302铁丝,含碳量分别约为 0.03%、0.08%、0.15%。
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对于铁与氧气的反应,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1)实验1:在燃着的酒精上方抖落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如图所示。
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作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的3根铁丝均从同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 | 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Ⅲ,较弱的是Ⅰ。 |
①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不预留少量水,则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
②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比直铁丝燃烧剧烈的原因是________。
A.绕成螺旋状的铁丝着火点降低 |
B.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与O2接触面积大 |
C.绕成螺旋状的铁丝能够更好地聚热,预热效果好 |
小资料:型号为304L、304、302铁丝,含碳量分别约为 0.03%、0.08%、0.15%。
铁丝种类 | 实验现象 |
304L | 轻微火星四射 |
304 | 明显的火星四射 |
302 | 剧烈的火星四射 |
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对于铁与氧气的反应,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4.科普阅读题- (共1题)
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
熊猫木偶
熊猫木偶高2.35 m,质量仅为10 kg,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做框架,配合LED灯制作而成。其中,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
力学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使材料变形和断裂时所需的力越大强度就越高。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预氧化过程主要影响强度的因素有温度、热处理时间等。下图是预氧丝强度与热处理温度关系曲线。
石墨烯智能发热服 这种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 h。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通过工艺的处理可以持续的发热,成为“要温度不要厚度”的可穿戴材料,并且能在30-50℃之间自由的调控温度,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熊猫木偶框架的制作材料是________。
(2)碳纤维的特点是________。
(3)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大小的力学指标是________。
(4)石墨烯与石墨相比,其具有一定物理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熊猫木偶

力学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使材料变形和断裂时所需的力越大强度就越高。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预氧化过程主要影响强度的因素有温度、热处理时间等。下图是预氧丝强度与热处理温度关系曲线。
石墨烯智能发热服 这种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 h。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通过工艺的处理可以持续的发热,成为“要温度不要厚度”的可穿戴材料,并且能在30-50℃之间自由的调控温度,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熊猫木偶框架的制作材料是________。
(2)碳纤维的特点是________。
(3)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大小的力学指标是________。
(4)石墨烯与石墨相比,其具有一定物理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熊猫木偶、智能机器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展现了“中国智慧” |
B.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在动作、导航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
C.碳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D.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温度越高预氧丝强度越大 |
5.单选题- (共12题)
13.
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
B.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
C.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
16.
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由图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1℃时,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 |
C.t2℃时,KNO3饱和溶液比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
D.t1℃时,KNO3溶解度大于NH4Cl溶解度 |
17.
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种。

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是![]() |
B.烧杯![]() ![]() |
C.若使烧杯![]() |
D.烧杯![]() ![]() ![]() ![]() |
6.填空题- (共4题)
18.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
(2)H2与C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②若8g H2参加反应,则理论上所需CO2的质量为________。
(2)H2与C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②若8g H2参加反应,则理论上所需CO2的质量为________。
20.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如图所示。
(2)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2)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 |
B.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 |
C.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
7.实验题- (共4题)
22.
如图为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 B |
![]() | ![]() |
(1)A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O2可用排水法收集,其原因是_____。 | (1)B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中长颈漏斗底端伸入液体内的原因是_____。 |
23.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2)打开K3、关闭K1,观察到C中的蜡烛缓慢地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2)打开K3、关闭K1,观察到C中的蜡烛缓慢地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24.
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图中小花经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