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
(1)写出A—E的化学式:
(2)写出①③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③________

试推断:
(1)写出A—E的化学式:
A.___ | B._____ | C.______ | D.______ | E._____。 |
①_________③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再称量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
实验二:如图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 (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如图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大理石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大理石混合,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数据见表:
(1)表中数据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实验三_____。
⑵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选填:“一”、“二”或“三”)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⑶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___,请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⑷由此可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填“密闭”或“开放”)的体系中进行。

实验一:称量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再称量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
实验二:如图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 (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如图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大理石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大理石混合,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数据见表:
编号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变化前 | 4.8g | 118.4g | 112.6g |
变化后 | 8.0g | 118.4g | 111.0g |
(1)表中数据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实验三_____。
⑵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选填:“一”、“二”或“三”)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⑶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___,请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⑷由此可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填“密闭”或“开放”)的体系中进行。
3.计算题- (共2题)
4.
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式剂,有致癌性,会给染发者带来身体的伤害,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完成下列各题:
(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3)对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3)对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4.简答题- (共1题)
5.
如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水接通直流电可以分解,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式),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这一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此反应为______(写基反应类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钠为什么?______。

5.单选题- (共16题)
7.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 ==Cu+FeSO4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3O2![]() |
C.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 +CO2=CaCO3 +H2O |
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CO +O2=CO2 |
8.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有反应A+B=C+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 |
B.水结成冰的前后总质量不发生改变,这有力地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大,但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100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0克 |
9.
一种化肥X,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其反应方程式为2X2
N2↑+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NH4OH2 | B.NH4NO2 | C.NH4NO3 | D.CH3COONH4 |
11.
涉及核武器问题,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严禁扩散的敏感技术。铀235是可裂变核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38,在中子轰击下可发生链式核裂变反应,可用作原子弹的核装料和核电站反应堆的燃料。铀235的质子数为92,那么中子数为( )
A.235 | B.146 | C.92 | D.51 |
12.
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将煤做成蜂窝状更易燃烧 | 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
B | 多数物体热胀冷缩 | 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解,原子不能再分 |
D | 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移动硅原子构成中国两个字 | 原子在不断运动 |
A.A | B.B | C.C | D.D |
16.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
17.
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 C2H 8N 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2 |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 1:4:1 |
1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热 |
19.
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
20.
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A.淋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水龙头![]() | 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
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 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
6.选择题- (共3题)
7.填空题- (共4题)
27.
用化学符号或数字填空
(1)n个氖气分子___;亚铁离子__;2个碳酸根离子__;五氧化二磷中磷的化合价___。
(2)碳酸_____;氢氧化钙_____。
(3)在镁、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四中物质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用于干冰人工降雨的是_____;可用做蔬菜、水果保护气的是___;可用于照明弹的是____。
(1)n个氖气分子___;亚铁离子__;2个碳酸根离子__;五氧化二磷中磷的化合价___。
(2)碳酸_____;氢氧化钙_____。
(3)在镁、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四中物质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用于干冰人工降雨的是_____;可用做蔬菜、水果保护气的是___;可用于照明弹的是____。
28.
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