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达孜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7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5

1.推断题(共1题)

1.
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
(1)写出A—E的化学式:
A.___B.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
(2)写出①③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③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再称量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
实验二:如图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 (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如图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大理石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大理石混合,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数据见表: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变化前
4.8g
118.4g
112.6g
变化后
8.0g
118.4g
111.0g
 
(1)表中数据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实验三_____。
⑵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选填:“一”、“二”或“三”)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⑶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___,请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⑷由此可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填“密闭”或“开放”)的体系中进行。

3.计算题(共2题)

3.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
4.
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式剂,有致癌性,会给染发者带来身体的伤害,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完成下列各题:
(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3)对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4.简答题(共1题)

5.
如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水接通直流电可以分解,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式),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这一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此反应为______(写基反应类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钠为什么?______。

5.单选题(共16题)

6.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
7.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 ==Cu+FeSO4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3O22Fe2O3
C.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 +CO2=CaCO3 +H2O
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CO +O2=CO2
8.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有反应A+B=C+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
B.水结成冰的前后总质量不发生改变,这有力地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大,但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00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0克
9.
一种化肥X,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其反应方程式为2X2N2↑+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NH4OH2B.NH4NO2C.NH4NO3D.CH3COONH4
10.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工业等。氮化硅属于(    )
A. 金属单质 B. 非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1.
涉及核武器问题,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严禁扩散的敏感技术。铀235是可裂变核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38,在中子轰击下可发生链式核裂变反应,可用作原子弹的核装料和核电站反应堆的燃料。铀235的质子数为92,那么中子数为(    )
A.235B.146C.92D.51
12.
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将煤做成蜂窝状更易燃烧
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B
多数物体热胀冷缩
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解,原子不能再分
D
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移动硅原子构成中国两个字
原子在不断运动
 
A.AB.BC.CD.D
13.
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
A.FeB.HC.SO42-D.2H2O
14.
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1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B.元素名称C.元素符号D.中子数
16.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17.
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 C2H 8N 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2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 1:4:1
1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热
19.
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20.
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A.淋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水龙头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21.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査气密性
C.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洗直接放回原瓶
D.塞紧橡皮塞

6.选择题(共3题)

22.

一元二次方程x²-4x+6=0实数根的情况是{#blank#}1{#/blank#} 。

23.

一元二次方程x²-4x+6=0实数根的情况是{#blank#}1{#/blank#} 。

24.

一元二次方程x²-4x+6=0实数根的情况是{#blank#}1{#/blank#} 。

7.填空题(共4题)

25.
打火机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液体丁烷(C4H10)。丁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6.
25mL酒精和25mL水混合后的体积___50mL(填小于、等于、大于)这是因为___。
27.
用化学符号或数字填空
(1)n个氖气分子___;亚铁离子__;2个碳酸根离子__;五氧化二磷中磷的化合价___。
(2)碳酸_____;氢氧化钙_____。
(3)在镁、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四中物质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用于干冰人工降雨的是_____;可用做蔬菜、水果保护气的是___;可用于照明弹的是____。
28.
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8.实验题(共1题)

29.
我们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法,并到实验室体验了化学实验的奇妙与乐趣,请回答问题。

⑴写出上图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⑵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上图中的____(填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⑶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要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若要验证制取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___中,观察到___则证明制得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