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推断题- (共1题)
2.
某同学在复习时总结了如下的物质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1)物质X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则物质X是____________。
(2)物质Y由三种元素组成,则物质Y是____________。
(3)写出CO2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物质X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则物质X是____________。
(2)物质Y由三种元素组成,则物质Y是____________。
(3)写出CO2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课外小组的同学从某工厂收集到一些混有少量小铁片的细小铜片。
(1)为了除去混合物中的铁,同学们预想出三种方法:方法一:用磁铁吸引。该方法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方法二:用稀硫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方法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该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比较铁和铜活动性顺序的方法(简要叙述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除去混合物中的铁,同学们预想出三种方法:方法一:用磁铁吸引。该方法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方法二:用稀硫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方法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该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比较铁和铜活动性顺序的方法(简要叙述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
B.单质和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所以化合反应都是单质和氧气的反应 |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8.
葡萄糖(C6H12O6)存在于葡萄汁和其它带甜味的水果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B. 1 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6 个水分子
C.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A. 葡萄糖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B. 1 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6 个水分子
C.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9.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 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B | 除去 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 加入足量铜粉 |
C | 鉴别CO和CH4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D | 鉴别炭粉和 CuO | 观察颜色 |
A.A | B.B | C.C | D.D |
11.
2015 年1月1日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开始实施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 |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
C.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 | D.少开私家车,多步行出行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2题)
15.
分类观和微粒观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观念,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海水、②氯酸钾、③二氧化碳、④氧气、⑤冰水混合物、⑥生铁。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___
①海水、②氯酸钾、③二氧化碳、④氧气、⑤冰水混合物、⑥生铁。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___
16.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 价___________
(2)3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3)2 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 价___________
(2)3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3)2 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2题)
17.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
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
(4)已知氨气是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
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
(4)已知氨气是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