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7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了5份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5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25
2.50
5.00
6.25
7.50
生成CO2的质量/g
0.44
0.88
1.66
2.20
2.64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并回答:
(1)第______次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A~E均为无色气体,A和B为单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X、Y的组成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分解产生B,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的组成相同,C与B反应时生成D,C、D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3)E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E能在空气中燃烧,E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5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一氧化碳炼铁B.用活性炭除异味
C.稀有气体制造电光源D.用干冰人工降雨
4.
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不变,数目减少
D.恰好完全反应时 A 与 B 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
5.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4
3
待测
5
 
A.反应中X和W的质量变化比为6:5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1g
6.
下列四个推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7.
汶川地震后,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NaClO是氧化物
C.C2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D.C2H4O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8.
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核外电子数为92
C.相对原子质量为143D.原子序数为92
9.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发生改变
10.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1.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
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13.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H2↑+O2
C.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A、B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15.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16.
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17.
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D.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4.填空题(共3题)

18.
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
(6)硼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__
(7)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A.干冰B.硬铝C.氮气D.石墨E.硫酸铜溶液F.酒精
①________________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②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铅笔芯③固态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19.
食盐水中共含有A、B、C、D四种元素,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由C、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⑴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
⑶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⑷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c>a=bB.a=b>cC.a>b>cD.b>a>c

5.实验题(共1题)

2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李明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
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同时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F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