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7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8

1.计算题(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进行高温煅烧(样品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高温不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测得石灰石煅烧过程中的不同时段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煅烧的时间(min)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
17.8
4
13.4
6
12.3
8
12.3
 

2.简答题(共2题)

2.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资料一: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F2)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个电子层,图1﹣B中x=________。
(2)图2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2方框内应填图3中的__________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和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和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由于金属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常用于制作导线。
(2)现有如下实验装置(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钉):

①一段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_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了。由此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为防止金属锈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③铁制品中不能盛放稀盐酸的原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4.
如图已知A、E、F是单质,其余为化合物,A、B、C、D、E、F六种物质分别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生成B和C。它们相互之间存在如下关系(部分反应及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1)M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由D→B+C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类型;
(3)自然界中,通过_________(填变化名称)可将C转化为A。

4.单选题(共17题)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一氧化碳炼铁B.用活性炭除异味
C.稀有气体制造电光源D.用干冰人工降雨
6.
学习化学要学会归纳、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同种元素的粒子中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7.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燃放烟花
C. 蜡烛燃烧     D. 电灯通电发光
8.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
3
17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1
34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 D.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10.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冰水混合物、生铁B.液氧、氯化镁、粗盐
C.水、碳酸钙、海水D.钢、氧化铜、碘酒
11.
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总结,下表归纳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   )
A安全知识
B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由甲烷燃烧引起
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含有较多钙镁单质的水叫做硬水
蜂窝煤易燃烧是因为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物质分类
H2作填充气球的气体是因为它的密度小
N2可作保护气是因为它化学性质稳定
河水属于混合物
干冰属于单质
 
A.AB.BC.CD.D
12.
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
①氖气---He    ②五氧化二磷---O5P2    ③氯化铁---FeCl3    ④钠元素显+1价---Na+1
⑤两个铝离子---2Al3+
A.①②④B.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
13.
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14.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5.
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C. 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D. 甲醛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16.
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B.镁和锌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活性炭和氧化铜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 A B. B
A.C D. D
17.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8.
化学与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D.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同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19.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作用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20.
用量筒量取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3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8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大于5毫升B.小于5毫升C.等于5毫升D.无法确定
2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数值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

5.选择题(共1题)

2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和“家书”在古时侯都是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而现在人们更多地用QQ、E-mail传递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6.填空题(共2题)

23.
从C、 H、O、Cl、K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三个钾原子__________________;②五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固体俗称“干冰”的是____________;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酸是_______;
③可用于炼铁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
24.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石灰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我市水资源匮乏,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其中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农业上常采用喷灌、滴灌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6)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沉降 B过滤 C消毒 D电解.

7.实验题(共1题)

25.
根据下列所给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使用仪器a有很多注意事项,请任意写出一点来_____ 。
(2)老师从实验室中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猜想:小明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应选取上图中的发生装置_______(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从A—E中选)。如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小军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的考题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B与M连接,则M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 。
③若B与H连接,则H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说明了CO2具有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因此CO2可用于_____________。
(4)现要制取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小明查到如下资料。
①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 + 4HNO3(浓)=Cu(NO3)2 + 2NO2↑+ 2H2O
②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
③NO2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结合已掌握的知识,选择以上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氮气体,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接口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