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山东超级工程“蓝鲸1号”在我国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被科学家为“21世纪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甲醇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1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32g甲烷完全反应制取甲醇的质量为_____g。
(1)写出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甲醇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1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32g甲烷完全反应制取甲醇的质量为_____g。

2.科学探究题- (共4题)
2.
化学验是进行科学深究的重要手段,请填下列空格:
(1)用图1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①通过对比实验_____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
②设计A、C的目的是_____;
(2)在深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两套实验装置:
①装置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装置一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
③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装置一中的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保作步骤及现象)_____。
(1)用图1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①通过对比实验_____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
②设计A、C的目的是_____;
(2)在深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两套实验装置:
①装置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装置一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
③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装置一中的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保作步骤及现象)_____。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碳酸钾与碳酸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与探究)
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把三个实验所得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无色清液a的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现象,请你判断清液a中中的溶质是_____。
(查阅资料)碳酸钾与碳酸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与探究)
| 内容 | 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 | ![]() | _____ | 生成物中有_____或有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
实验二 | ![]() |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 |
实验三 | ![]()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把三个实验所得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无色清液a的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现象,请你判断清液a中中的溶质是_____。
4.
珍珠粉是一种补钙剂,某兴趣小组对珍珠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实验探究一)(1)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写出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结论)珍珠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实验探究二)测定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方案一)(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称得烧杯的质量为40.03g。称得珍珠粉样品的质量为12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质量为200g,完全反应后,电子天平的示数为247.63g。请你计算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到0.1%)
(方案二)(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图2所示装置也可测定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测定的数据有样品的质量和_____的质量。如果没有装置B,会使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实验探究一)(1)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步骤一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 | 产生无色气泡 |
步骤二 | 将步骤一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②写出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结论)珍珠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实验探究二)测定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方案一)(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称得烧杯的质量为40.03g。称得珍珠粉样品的质量为12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质量为200g,完全反应后,电子天平的示数为247.63g。请你计算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到0.1%)
(方案二)(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图2所示装置也可测定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测定的数据有样品的质量和_____的质量。如果没有装置B,会使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5.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取的方法是_____。
(2)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某兴趣小组同学选取一些粗盐样品,想制得较纯净的精盐,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步骤一: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操作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_____,在最后一步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
步骤二:除去步骤一所得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采用如图所示流程:
写岀试剂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沉淀C的成分是_____;(均填化学式)
某同学通过对滤液3成份的检验与分折,确定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已被完全去除干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取的方法是_____。
(2)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某兴趣小组同学选取一些粗盐样品,想制得较纯净的精盐,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步骤一: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操作的主要步骤为溶解,过滤、_____,在最后一步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
步骤二:除去步骤一所得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采用如图所示流程:
写岀试剂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沉淀C的成分是_____;(均填化学式)
某同学通过对滤液3成份的检验与分折,确定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已被完全去除干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3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全部溶解 | 证明滤液3中含有_____,没有氯化钙和硫酸钠 |
步骤二:向步骤一反应后所得滤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 | 溶液变红 | 证明滤液中含有_____,没有氯化镁 |

3.推断题- (共1题)
6.
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一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一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发生反应,请回答:

(1)写出乙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甲一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丙和丁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实现双向转化,请你任选一个转化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写出乙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甲一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丙和丁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实现双向转化,请你任选一个转化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单选题- (共20题)
9.
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SO2 |
B.每个乙硫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 |
C.乙硫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
D.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11.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碳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
B.硝酿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 |
C.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不断还动 |
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13.
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
15.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O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
B.2Cu:表示2个铜原子 |
C.![]() |
D.SO42-:表示银的化合价为﹣2价 |
18.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甲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烧杯乙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
C.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
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所得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20.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
B.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生石灰,溶液变浑浊 |
C.将稀硫酸加入到氧化铁粉末中,溶液变成浅绿色 |
D.在白醋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21.
运用你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看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吸水性 |
B.生活中常用洗衣粉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
C.被蚊虫叮咬涂抹肥皂水止痒,是因为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
D.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22.
下列实验方案,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是( )
项目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 | 加入氯化镁溶液 |
B | 除去硝酸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纯Mg2+ | 加入苛性钠过滤出氢氧化镁沉淀,再向氢氧化镁中加入稀盐酸 |
D |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 取样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A.A | B.B | C.C | D.D |
2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
B.化学变化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C.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2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多选题- (共1题)
27.
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ag白色沉淀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仍有bg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ag白色沉淀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仍有bg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Cu |
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a+和Cl﹣ |
C.将步骤①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通过步骤③可以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Cl﹣ |
D.若已知固体样品的质量和a、b的数值,通过定量分析可以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Cl﹣ |
6.填空题- (共2题)
28.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请填空:

(1)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据图可判断出X的数值为_____。
(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填“得”或“失”),所以溴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_____价,写出镁元素与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1)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据图可判断出X的数值为_____。
(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填“得”或“失”),所以溴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_____价,写出镁元素与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29.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扣关,现有四种物质:①熟石灰②碳酸③一氧化碳④生石灰。请选择以上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___。
(2)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
(3)用做于燥剂的是_____。
(4)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
(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___。
(2)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
(3)用做于燥剂的是_____。
(4)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4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