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加热27.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待完全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物质完全冷却后称其质量为17.9g,求:
(1)可制得氧气多少克______?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_______?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___?
(1)可制得氧气多少克______?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_______?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___?
2.简答题- (共3题)
2.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下半段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______(写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工业上常采用______制氧气,该过程发生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_(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 “功”:______(举一例)。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下半段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______(写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工业上常采用______制氧气,该过程发生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_(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 “功”:______(举一例)。
3.
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______有关,从图中可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来自于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而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作用。为缓减温室效应,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填一种即可)______。
(2)2015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这里的“碳”是指______。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______有关,从图中可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来自于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而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作用。为缓减温室效应,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填一种即可)______。
(2)2015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这里的“碳”是指______。

4.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如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取水后加入絮凝剂的作用是______。
(2)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______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

(1)取水后加入絮凝剂的作用是______。
(2)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______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5.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是Ca(OH)2,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E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写出化学式:A______;E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单选题- (共24题)
8.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
9.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8 | 2 | 40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4 | 8 | 2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
C.反应后X的质量为0 |
D.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5 |
12.
煤气中常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乙硫醇(C2H5SH),以便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是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A.




13.
用“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 B2 的分子,A2和 B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X,微观过程如图 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过程中![]() ![]() |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C.参加反应的![]() ![]() |
D.物质X含4种元素 |
15.
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薄荷醇属于氧化物
B. 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薄荷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 薄荷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6
A. 薄荷醇属于氧化物
B. 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薄荷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 薄荷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6
2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连接仪器 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③②④⑤ | B.②①④③⑤ |
C.①④③②⑤ | D.①②④③⑤ |
22.
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⑤
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⑤
23.
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丙>乙>甲>丁 | B.甲>丁>乙>丙 | C.丁>甲>乙>丙 | D.甲>乙>丁>丙 |
24.
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 B.刷防锈漆 |
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 D.给某些部位涂油 |
25.
下列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水中是否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
B.用肥皂洗衣服时,硬水的洗净效果比软水好 |
C.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对健康有益 |
D.硬水易生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
26.
《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严禁吸烟,这是因为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容易引发火灾,烟头在火灾中的“罪过”是( )
A.提供氧气 |
B.提供可燃物 |
C.提供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
2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 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
5.填空题- (共1题)
30.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2)电解水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______,
(3)2个氮原子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5)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_。
(1)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2)电解水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______,
(3)2个氮原子______,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5)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31.
初三化学实验考查中,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以供装配气体发生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请回答:

(1)请写出制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c______.
(2)选择a、b、c、d等4种仪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所需要品的名称是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使用如图1所示装置收集上述气体,验满时,虽然实验操作正确但是一直观察不到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以下几个化学反应均能产生CO2: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NH4HCO3
NH3↑+H2O+CO2↑
③CH4+2O2
2H2O+CO2
上述反应______(填序号)最适合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配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填标号).

(1)请写出制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c______.
(2)选择a、b、c、d等4种仪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所需要品的名称是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使用如图1所示装置收集上述气体,验满时,虽然实验操作正确但是一直观察不到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以下几个化学反应均能产生CO2: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NH4HCO3

③CH4+2O2

上述反应______(填序号)最适合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配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填标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