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6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

1.推断题(共1题)

1.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和G均为红色固体 (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G_____、F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6价的硫酸铜。请回答:
(1)A点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请写出C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_____。
(2)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它代表的点是_____ (填字母 );B点代表的物质能与H2S反应生成A点表示的物质和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在硬质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在烧杯中加入100g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忽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待反应结束烧杯中的物质质量为104.4g,计算: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4.单选题(共13题)

4.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铜器生锈B.粮食酿酒
C.冰雪融化D.燃放烟花
5.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C.只有一种单质参与该反应
D.共有两种元素参与反应
6.
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总结,下表归纳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   )
A安全知识
B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由甲烷燃烧引起
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含有较多钙镁单质的水叫做硬水
蜂窝煤易燃烧是因为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物质分类
H2作填充气球的气体是因为它的密度小
N2可作保护气是因为它化学性质稳定
河水属于混合物
干冰属于单质
 
A.AB.BC.CD.D
7.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磷元素:PtB.钾离子:K2+C.高锰酸钾:K2MnO4D.5个氮原子:5N
8.
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是一种金属元素
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10.
广州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PM10
65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太阳能发电B.露天焚烧秸秆
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施工扬尘
11.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12.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3.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洗洁精用于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C.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种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14.
下列曲线不能正确表达对应反应过程是(  )
A.铜与共热
B. 
C.过氧化氢分解
D.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15.
化学与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D.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同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16.
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
A.过滤B.添加酒精
C.锌粒放入试管D.闻气体气味

5.填空题(共1题)

17.
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三个操作中,能够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 (填序号 )。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_____乙 (填“>”“<”或“=” )
②t1℃,将50g水加入 25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可得到_____g 溶液。
③要使快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方法。

6.实验题(共1题)

1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常用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如图B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并用装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